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中国文化

清朝漆器的发展状况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8:50:23

清是满族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这一特殊的社会背景下,漆器的生产和应用主要是承袭历史传统,但其技术水准较之前代有了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乾隆年间,漆器生产达到历史最高峰,取得了辉煌成就。清代后期,随着经济的衰落,漆工艺一蹶不振,深陷低谷。

总体来看,清代漆器生产的重要特征是地域特色日益明显,呈多样化发展趋势。明代以官办手工业为主的漆器生产方式,此时已为民营手工业所取代。各地的民间漆艺作坊,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漆艺门类。如:苏州的雕漆;扬州的漆镶嵌,福州的脱胎漆等。

故宫藏清代漆器达万余件,多是宫廷御用品,也有地方的贡品,品种之丰富、数量之庞大、质地之精良,海内外均属首屈一指。

明清两代对外贸易比较发达,在输出的同时,亦引进了一些阿拉伯和欧洲的工艺,加以模仿、吸收、消化,为明清时期工艺美术的发展,灌输了新的血液。 这一时期的工艺美术,前后经历了549年的发展变化,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时代面貌。这一时期的髹漆工艺与建筑、家具、陈设相结合,并由实用转向陈设装饰领域。进入了以斑斓、复饰、填嵌、纹间等技法为基本工艺的千文万华的新时代。

明末清初雕漆失传,至乾隆四年由雕竹名匠封歧刻样,苏州织造漆作仿制成功,宫廷用雕漆亦大多由苏州制做。扬州雕漆有螺钿、百宝嵌等品种,以螺钿最富特色,其中尤以点螺最为精巧,所制漆器花纹纤细,五彩缤纷。名工有王国琛、卢映之、夏漆工等,后者尤善制仿古剔红漆器。苏、扬两地漆作毁于清廷镇压太平天国革命之战中。

福州漆器以脱胎见长,色泽华美,器体轻巧是其特色。系由名工沈诏安用传统夹□法所创。清末北京由修补雕漆发展到仿永乐、宣德和乾隆雕漆。莳绘漆为日本名漆,明代宣德年间漆工杨氏受命赴日学习莳绘漆,回国仿制,其子杨埙从学,所制足以乱真。另有漆工蒋回回也善仿莳绘漆,清代苏州仿莳绘漆极盛,金漆辉映,富丽堂皇。明末清初出现的软螺钿则是螺钿的新品种。新安(今安徽省新安县)方信川钿嵌堆、扬州卢葵生砂钿镶嵌漆均名震一时。戗金、脱胎等漆器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仅就漆器而言,在清康、雍、乾时期进入漆器发展的黄金时代,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清代漆器是对几千年的漆器传统工艺的继承与发展。

第二,漆器制作得到了皇家的重视和提倡,形成了以造办处为主的宫廷漆器制作中心,并与地方漆器生产并存,共同发展,出现了互相影响、互相借鉴的局面。宫廷造办处集中了全国各地的优秀制漆艺人为皇家服务,而地方制作的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漆器也以进贡的形式进入宫廷,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漆器工艺的发展和提高。

第三,清代漆器的制作和使用涉及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尤以宫廷漆器最为突出,大至宫廷典章用品、陈设品,小到生活日用品、文房用品和赏玩用品。目前,尚无经过考古发现的清代漆器问世。人们所见的清代漆器都是传世品,主要收藏在北京故宫。

本文标签 漆器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