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农族是哪里的民族
布农人(Bunun),亦译布嫩族,台湾原住民的一个族群,主要居住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山上。布农人是台湾的“原住民”当中,人口移动幅度最大、伸展力最强的一族。
台湾原住民族。人口总数次于阿美族、泰雅族及排湾族,系第四大原住民族。多分布于埔里以南的中央山地及知本主山以北的山区。属马来语系印尼语族。
布农人因过着山田烧垦的游耕农业方式,散居各处,所以没有头目制度,而是由各家族族长一起主持部落事务。他们以血缘为基础,结合具有共同祖先者而成氏族团体,并依其血缘性之浓淡、结合性之强弱、共同性之多寡,而区分为小氏族、中氏族、大氏族。大氏族略等于一个社(番社),为外婚单位(同氏族之男女不能通婚)。布农人共分为6个社群:卡社群、郡社群、卓社群、丹社群、峦社群和兰社群。与其他高山族一般崇尚自然,信仰祖灵;唯自西洋传教士进入山区宣教后,多已改信天主教、基督教新教等西洋宗教。有首祭、狩猎祭、成人祭及收获祭等祭典,由酋长任祭司,巫师则系女性专职。农产包括旱稻、水稻、粟、黍、甘藷、花生、蔬菜、水果等,亦从事简易手工艺(编细工、泥陶工)与机织布料。布农人还以八部合音闻名国际,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合音方式。人口约41,343(2003)。
布农人从前分布在台湾中部中央山脉,海拔一千五百公尺高山之上。人口约四万人。曾经发生过二次的民族大迁徙,分布范围也因此扩展遍布于南投、高雄、花莲、台东等县境内,布农人又分为:卓社、郡社、丹社、峦社、卡社、五大社群。和泰雅族一样,没有所谓的“头目”,而是以“推举能人”的方式产生领袖。父系氏族为主的大家族,平均一家人口十多人,最多亦有二、三十个人共聚于一堂之记录。
传说从前布农人曾经有文字,在一场大洪水中,兄弟俩分别带着先人留下的宝物避难,负责保管文字的哥哥竟将文字流失,从此布农人便失去了文字。虽然失去了文字,却拥有其他民族所没有的《画历》,于1937年自南投一位族人家中发现的一块木雕画历,以类似象形字之符号记载着农事、出猎等行事,是布农先人所留下来珍贵的智慧遗产。
台湾“原住民”当中,最先被国际人士知晓的,是以《八部合音》闻名于世的布农人。
-
上一篇: 龙口粉丝的由来
-
下一篇: 布农族的狩猎习俗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