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中国文化

雪山书院是什么时候创建的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6:48:43

雪山书院是雍正元年(1723年)改土归流后,丽江首任流官知府杨馝所创建。此之后至光绪年间,雪山书院经历了多次的修葺、扩张和改建,特别是在光绪十九年(1893年),知府陈宗海、晚清进士和庚吉,雪山书院山长李福宝,在书院原基础上作改建,藏书楼十分为之壮观,教室宽敞,门楼更高大。

雪山书院位于五一街王家庄巷公房37号,是清末纳西族接受汉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雪山书院于2012年起创办丽江讲坛,于每周六下午开讲。

历史渊源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正月,在雪山书院创办了丽江劝学所,为中华民国丽江教育局的前身。首任劝学员、学务总董为丽江举人周暐(周霖祖父)。

同年三月,丽江知府彭继志请百岁坊名人和积贤主办《丽江白话报》,成为云南省第一份白话报;随后士绅杨宪之在雪山书院成立“丽江活字版制造所”,成为云南铅字排版,活字印刷的发祥地。

直到1905年的停科举、兴学校,其使命才告结束,办学历史长达180年。期间,共培养出了2名翰林,7名进士,61名举人,12名副榜,154名贡生,其余廪生、增生、附生难以计数,正是这些边疆人才推动了纳西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体现古代丽江平民子弟从此能够普遍接受汉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民国元年(1912年)后,在雪山书院还创办了多级小学,后成为军队驻地,遭到严重破坏,仅有图书还被迁至玉皇阁藏书楼。

成就

历史上,雪山书院历任知府和教育官员培植了大批的边疆人才,推动了纳西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三五年间,人才辈出,誉及滇西北。从1723年改土归流到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雪山书院共出了两名翰林,7名文进士,61名举人,12名副榜,28名优贡和拔贡,其他贡生、禀生难以计数。

除培养大批的民族人才之外,雪山学院的创建还是体现古代丽江平民子弟从此能够普遍接受汉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1723年的改土归流、雪山书院创建之前,丽江在汉学儒学教化上。处于半封闭的之后状态。当时在土司统领下的丽江有不成文的规定:老百姓不能读书认字,更不能参与科举应试,“天雨流芳”只是土司对本家族子弟的一种熏陶而已,木氏土司采取的是“愚黔首”的政策,除了木氏文人外,不见他人姓文人。

雪山学院的创建为平民阶层的士人学子提供了读书的机会,让他们在此研习经典,探求修身治国之道、应举之策、讲学论道、教化一方礼仪。

因此,它不仅是丽江汉文化教育的最高学府,也是丽江文化教育的摇篮,云南省第一份白话报的诞生地,云南铅字排版,活字印刷的发祥地,是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宗旨

根据《丽江府志略》的记载,《雪山书院并铭》中这样记载到:“丽江遥连西蜀,近接吐蕃,为滇西要区。”足以说明丽江在地址位置上的战略重要性。雪山书院创办的初衷是“以广教化移风易俗为己任”,在丽江府,少数民族聚居地传播儒学,教化少数民族也是中央集权的重要体现,其目的是稳定边疆。

本文标签 丽江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