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特色建筑有哪些
建筑受气候、海拔、地形、建筑材料等自然环境和人口、经济、宗教、政治、科技、思想意识等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以西双版纳傣族民居为代表的优美灵巧的干栏式建筑,以元江、红河一线傣族民居为代表的厚重结实的平顶土掌房,以及典雅富丽的佛寺建筑。
竹楼
傣家人世代居住的居所,美观的楼顶被传说为“诸葛亮的帽子”。傣家人的竹楼是坝区类型,由于天气湿热,竹楼大都倚山傍水;村外榕树蔽天,气根低垂;村内竹楼鳞次比,竹篱环绕,隐蔽在绿荫丛中;景洪县的曼景兰寨和橄揽坝就是坝区傣家竹楼的标准型。
民用竹楼按社会阶级分为官家(召)竹楼和百姓竹楼两种。官家竹楼高大宽敞,呈正方形,屋顶呈三角锥状,用木片覆盖。整个竹楼用二十至二十四根粗大的木柱支撑,木柱建在石墩上,屋内横梁穿柱,结构简单。百姓竹楼与官家竹楼相同,只是较为狭小,屋顶用茅草覆盖。
木柱不准用石墩柱脚,也不准用横梁柱。不准雕刻花纹。竹楼为二层住屋形式,高约两米,沿梯而上,二楼三面有回廊,廊的尽端有宽敞的平台谓之“展”。是室内空间向户外空间的延伸,主要功能有冲浴、晾晒衣物、摆放盆花,也是观景的好地方。“展”的形体使傣家竹楼更舒展。舒展的屋顶是傣家竹楼尤其引人注目的地方,既利于排水,又利于遮阳。
傣家竹楼为栏杆式的建筑,造型美观,外形像个架在高柱上的大帐篷。竹楼用各种竹料(或木料)穿斗在一起,互相牵扯,极为牢固。楼房四周用木板或竹篱围住,堂内用木板隔成两半,内为卧室,外为客厅。楼房下层无墙,用以堆放杂物或饲养禽兽。竹楼具有冬暖夏凉、防潮防水防震的特点。楼室高出地面若干米,潮气不易上升到室内,水也淹不到楼室上。竹楼为四方形,楼内四面通风,冬暖夏凉。傣家人喜欢在竹楼周围栽种凤尾竹、槟榔、芒果、香蕉等,使村寨充满诗情画意。
佛塔、佛寺
傣族建筑以佛寺和佛塔的成就最高。上座部佛教的寺庙称为缅寺,几乎每座傣寨至少都有一座。缅寺里不但进行宗教活动,还举行庆典、选举领袖、调解纠纷,寺庙已超出了纯粹宗教的意义。
寺庙和塔是村寨中起凝聚作用的中心,往往布置在村寨较高的山坡上或寨子的主要入口处,也有的布置在村寨的中部和西部,大多佛寺都由民间工匠修建,因而佛寺具有拙朴之美。
与民居不同,傣族佛寺建筑在屋顶、墙面、梁、柱等地方都有大量装饰,装饰材料极其多样,有用瓦装饰,有用铁装饰,也有用玻璃装饰,还有用各种涂料装饰的。装饰方法有构件装饰和彩画装饰。
1、寺门和门廊:寺门一般为三间两层重檐建筑,面朝东方,造型和佛殿屋顶造型很统一,屋脊上装饰有火焰状、卷叶状和动物的陶饰。檐下的木版上绘制壁画,正中为大门,左右两侧两间各有用泥塑造的巨大的龙形支物“啦嘎”,为守护寺院的神兽。连接大门后是一段长廊,通向佛殿。
2、大殿:大殿是佛寺的主要部分,一般为长方形平面,坐西朝东,东面为大门,西面为佛像,大殿一般为重檐歇山式建筑,竹木或土木结构,开间为三间或五间不等。屋顶坡面由多层相叠而成,中堂较高,东西两侧递减,有的佛寺的大殿在重檐屋顶之下再设置围绕大殿的外廊和屋顶,形成三重檐屋顶。佛寺大殿屋顶的层次代表着佛寺的规格,层次越多,规格越高。所以整幢大殿显得十分庄重威严,舒展大方。屋脊中央以宝瓶装饰,屋脊上、屋檐上有大量凤、孔雀、龙、狮子、花卉等装饰。造型朴素大方,风格独特。
3、戒亭:戒亭是寺院举行高级佛事活动的场所,是佛寺中最为神圣的地方,也是整个佛寺建筑中最为壮观和最有特色的部分。平面呈方形。形象俊俏,外形装饰华丽,一般装饰在台基和屋顶。台基为1.5-2米高,其上绘制各种色彩艳丽的彩绘,有的还镶嵌彩色玻璃。屋顶成攒尖顶,装饰华丽,常用银子、白铁皮等做成镂空花饰。
4、佛塔:佛塔为砖石结构,体量一般较小,佛塔主要有缅式钟形佛塔、亭阁式佛塔、泰式金刚座佛塔、高基座佛塔等,千姿百态。佛塔由基座、塔身、塔颈、塔刹组成。塔体整个部分常涂有金银粉和其他黄色或银色涂料。
古井
傣族居住的村寨里都有一座别具风格的水井塔。有的像佛塔拔地而起,尖顶挂着一串串银铃,清脆悦耳,塔外壁镶有各式各样的珠宝明镜,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有的水井塔东西两面是两头泥塑的白象,北面雕刻着交尾双龙,凤凰展翅,金鹿戏水。是技艺精湛的艺术品。
-
上一篇: 傣族舞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
下一篇: 傣族竹楼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