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中国文化

蜀绣的针法有哪几种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6:15:55

蜀绣早在晋代就被称为"蜀中之宝",而闻名于世,一千多年来,逐步形成针法严谨、片线光亮、针脚平齐、色彩明快等特点。传统针法绣技近100种,常用的有12种,如晕针、切针、拉针、沙针、汕针等等。

各种针法交错使用,变化多端,或粗细相间,或虚实绳索合,阴阳远近表现无遗。这些传统技艺既长于刺绣花鸟虫鱼等细腻的工笔,又善于表现气势磅礴的山水图景,刻划人物形象也逼真传神。解放以来针法绣技又有所创新,如表现动物皮毛质感的"交叉针",表现人物发髻的"螺旋针",表现鲤鱼鳞片的"虚实覆盖针"等,大大丰富了蜀绣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

闩针

蜀绣基本针法之一。是一种很短的针脚,一般用在绣好的绣面上,为了更能体现色彩的调和,按刺绣物象的具体需要,用二二或二三针闩,一般只用两色。深的闩浅色,浅色闩深色。此种针法适用于绣制山水和孔雀羽毛等,以体现其真实和色彩。

晕针

蜀绣基本针法之一。是一种有规律的长短针,分全三针、二二针、二三针三种。全三针是长短不等的三针;二二针是两长两短的针;二三针是两长三短的针。各种针脚都须密接相挨,每排长短不等,但针脚是相接的,交错成水波纹。全三针适用于倾斜运针的绣面,向左倾斜的先由短针到长针;向右倾斜的先由长针到短针。二二针适用于小面积部位。二三针用处较广,凡正面或稍倾斜的绣面部适用此种针法。绣花、鸟、虫、鱼、人物、走兽不仅易于浸色,而更能体现事物的自然和真实感。

车凝针

蜀绣基本针法之一。是一种长短不齐的乱针脚,一针接一针向外绣,每针相接处不盖头,运针时由内向外或由两侧向中间掺拢。这种针法能够随事物的自然形态,而体现得生动活泼。

滚针

蜀绣基本针法之一。是一种长短针,一针靠一针的滚,不露针脚的称叶藏滚;稀疏显现针脚的称亮滚。适于绣蜀葵、芙蓉花叶的叶脉,以及树藤、松针、烟云、人物衣褶等。这种针法能体现绣制物像的自然形态。

飞针

蜀绣基本针法之一。是一种长短不一的乱针脚。在运针上有的两针相逗,有的用E3针。是一种适用于浸色的补充针法,而能掩藏原针层的埂子。

扣针

蜀绣基本针法之一。针脚齐整,针与针间紧密靠着。一层一个色,层与层间分界有一绊线,头一层须盖上次层的外线,在头一层针脚上搭头。运针时是倒起运,由内到外。其特点能显出绣制物像的凸凹形状。

撒针

蜀绣基本针法之一。运用一种稀疏不规则的针法,刺撒上去,以起到隐约的显现色彩、调和色彩和增添色彩的效果,适用于绣制金鱼的尾尖、雀鸟的尾子和脊背花纹等。

E针

蜀绣基本针法之一。是一种有规律的长短针,每层的色不一,而见缝插针,头一层是长短的密针,长的E1在短针内,第二层E2在长的内,二层以下是稀针盖在第一层上,第三层的针脚需搭在第一层的线上,这种针法可以浸色,多用于绣花卉翎毛。

拨针

蜀绣基本针法之一。绣制时一排一排的绣,第二排须接到头一排的针足盖头,由窄到宽,针脚可放长,由宽到窄针脚可以增减;从内向外或从外向内运针都可。每排可着两色,适宜绣雀腿和走兽。

梭针

蜀绣基本针法之一。是一种长短不齐,虚针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一行一行绣制的稀疏的针脚。适用于刺绣山水的岩石等。

虚针

蜀绣基本针法之一。是一种长短不齐,一上一下稀密不均的直线针法。一般用纵横参差的短针,如绣山水,着墨处用密针,不着墨处用虚针。

续针

蜀绣基本针法之一。是一种直线针脚。须一针按一针,下一针的针脚,必须接到上一针的针口,如锁蝶翅和风背的边缘等。蜀绣续针绣和广绣的续针类似。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