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中国文化

益阳花鼓戏的流派分为哪几类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5:41:27

益阳花鼓戏和益阳的花鼓戏均属长沙花鼓戏剧种。又因声腔、剧目的不同,长沙花鼓戏又分有五个艺术流派(俗称路子),即益阳路子、西湖路子、宁乡路子、湘醴路子、长沙路子。由于历史的原因,益阳拥有除长沙路子以外的四大艺术流派,花鼓众多,风格迥异,因此,人称益阳为“花鼓窝子”。益阳花鼓戏起源于当地民间的山歌、劳动号子、丝弦小调和民歌。

一部分形成益阳地花鼓,为对子戏,又称二小戏,一丑一旦,后来加入小生,形成三小戏;民国时期,一部分与当地湘剧班同台演出,吸收了湘剧的表演、程式、锣鼓经、部分声腔和剧目,形成了正式的戏曲剧种。

益阳花鼓戏分益阳路子、西湖路子、宁乡路子、醴陵路子4个流派。

益阳路子

指形成于益阳和沅江一带的花鼓戏。清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益阳已有“大兴班”活动,其主要唱腔为“八同牌子”和“益阳川调”。剧目多为正剧,如《芦林会》、《赶潘》等。

西湖路子

指流行于南县(包括华容、安乡)一带的花鼓戏。乃吸收省内各地花鼓戏的精华综合发展而成,故又有“综路花鼓”之称。清同治年间(1862—1874),区境滨湖一带半湘半花的班社已为西湖路花鼓奠定初步基础,后经发展演变,逐渐成为正式的西湖路子,主要唱腔为“西湖调”、“木马调”。剧目与益阳路子大体相同。

宁乡路子

指形成于宁乡县境的花鼓戏,较长时间流行全区。清道光年间,黄道开组织花鼓戏“土坝班”,同治年间去安化县演出,甚为活跃。此后,该路花鼓戏便在安化山区流行。唱腔高亢,轻松活泼,主要有“宁乡正调”、“宁乡双川调”、“一字调”等,如《讨学钱》、《兰桥会》等多为小喜剧。

醴陵路子

指流行于醴陵、浏阳、湘潭县一带的花鼓戏。1955年,醴陵湘醴花鼓戏剧团于益阳县登记定点,改名益阳县花鼓剧团。该路子的川调,具有衡山花鼓风味,主要唱腔有“醴陵川调”、“大清调”等。主要剧目有《送表妹》、《洛阳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