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入阵曲的历史发展
兰陵王入阵曲也叫大面,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歌舞戏。起源于北齐,盛于唐代。是为歌颂兰陵王的战功和美德而做的男子独舞。舞者表现兰陵王“指麾击刺”的英姿。东传日本,现今属日本雅乐。
1986年,河北省邯郸市兰陵王墓文物人员通过日本专家找回此曲,使其重归故里。1992年9月6日,也就是该曲问世1428年后,在邯郸市马忠理组织下,日本奈良大学教授笠置侃一等人率领的雅乐团在磁县兰陵王墓前供奉演出了此曲。
创作缘由
据《北齐书》记载,《兰陵王入阵曲》源于河清三年(公元564年)邙山战役。此战中兰陵王受命中军将,领五百勇士攻入北周包围圈内,使北齐军队反败为胜。在邙山之战胜利后,北齐皇帝亲到洛阳慰劳三军,庆功会上能歌善舞的北齐将士以这场胜仗为背景创作了歌颂兰陵王的舞乐《兰陵王入阵曲》。
史记与发展
《北齐书·卷十一》列传三》中记载:“突厥入晋阳,长恭尽力击之。邙山之战,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
《兰陵王入阵曲》是歌颂高肃英勇善战的一支综合表演型的舞曲,产生于河清三年(公元564年)。北齐重镇洛阳被北周十万大军围困,齐武成帝急诏各路大军去解洛阳之围,在三军突破周军围城打援的第一道防线后,高肃亲率五百名精骑, 乘胜冲入周军重围,直抵金墉城下。守城齐兵,军心大振,内外夹攻,溃重围、败周军,解了洛阳之围。为歌颂兰陵王,将士们集体创作了《兰陵王入阵曲》,伴有吟唱和简单戏剧表演,风格悲壮浑厚,古朴悠扬,属于军队武乐,是中古文艺代表性作品之一。后传入民间,流传广泛。
到隋朝时期,被列入宫廷曲目。中唐时期,渐渐娱乐化,失去武乐色彩,成为“软舞”。唐玄宗李隆基定其“非正声”,下诏禁演,以后国内渐渐失传。初唐时的《秦王破阵曲》即根据《兰陵王入阵曲》改编(并扩容成120人的群舞)。
南宋时期又演变为乐府曲牌名,称之《兰陵王慢》,有越调和大石调之分。用越调演唱时,分三段,二十四拍,毛开在《樵隐笔录》里说“至末段,声犹激越”,还有“遗声”可寻。而大石调演唱的《兰陵王慢》,则分前后段,十六拍。按王灼《碧鸡漫志》说法,已经“殊非旧曲”了。
随着中日文化交流和佛教东传,唐朝时日本遣唐使将《兰陵王入阵曲》等传入日本。公元749年,奈良王朝女皇高野姬天皇诏令舞蹈名家尾张滨主在宫中表演后,此舞在日本民间流传更广了。
日本发展
《兰陵王入阵曲》在日本被视为正统的雅乐传承,起源于隋唐音乐。源光的《大日本史》记载“本朝所传乐制,五音六律,盖始受之于隋唐”,古籍记载中兰陵王的曲调为唐乐,是中原之音。唐时传入日本的《兰陵王入阵曲》保留了几份真实面貌。日本人将其视为正统的雅乐,格外珍视,对其保留和传承有着一套十分严格的“袭名”与“秘传”制度,使得我们有幸在千年之后,还能欣赏到原汁原味、壮怀激烈的兰陵舞曲。
日本《兰陵王入阵曲》也称陵王、高陵王、罗陵王等,在日本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表演,并被视为日本国粹“能剧”的祖始。《兰陵王入阵曲》为一人独舞,表演时手持短棒的“兰陵王”头戴怪兽面具,身穿刺绣红袍,腰系透雕金带,在类似于中国古典乐器的齐鼓、羯鼓、钲、筚篥、笙的伴奏下缓缓移步,整个舞乐显得苍凉、缓慢和沉幽,没有展现战场上的紧张和激越的节奏。
日本古代五月五日赛马节会、七月七日的相扑节会、射箭大赛等庆祝胜利时,都要反复表演。就连宫中的重大活动和宴会,甚至天皇即位,也要表演。直到日本奈良元月十五日“春日大社”举行一年一度的日本古典乐舞表演时,《兰陵王入阵曲》仍作为第一个节目表演独舞。日本古典《舞乐》一书, 封面和第一章都是《兰陵王入阵曲》。
-
上一篇: 为什么要读《资治通鉴》
-
下一篇: 编年体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