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图》的技法鉴赏
《洛神赋图》中的山石树木风格古拙,结构简单,状物扁平。每部分几乎都有对水的写照,但水势、水态、水性却用线条表现的千变万化,绝不雷同。
从表现技法上来看,《洛神赋图》中的山石树木风格古拙,结构简单,状物扁平。一座座山峰排列的状态,象金花装饰的犀角梳子,即所谓“群峰之势,若铀饰犀栉”。山水色彩极少运用皱擦,只在坡脚岸边施以泥金,实远虚的空间关系。虽然人和山的空间关系还不协调,偶尔在色彩和形式上出现,但作为图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山、兽、林、鸟却结合得很完整。山石主要依靠线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面,依靠层次来表现不同的山峦变化,利用俯视的角度来表现纵横的山川,这些都是后来山水画的基本表现技法。
《洛神赋图》中故事的每部分几乎都有对水的写照,但水势、水态、水性却用线条表现的千变万化,绝不雷同。有时舒展自如,有时平滑光洁,在故事的高潮部分又荡漾回旋,这种种波涛律动的江浪之美又与画中人物的惊讶、激动、惆怅、流连的情绪和动作连成一体,巧妙地烘托着画中气氛。尤其在洛神离去,子建追神的部分,船驶过得地方浪涛翻滚,洛河水突然变得汹涌澎湃,观者也似乎能听到咆哮的水声并感受到主人公不舍的情慷和焦急的心情,真可谓高明之笔。
《洛神赋图》中山水画法也未脱离前朝的影响,通过树木的穿插来表现空间,呈现出明显的装饰趣味。树木表现出两种样式:一种似柳树,疏密相间的共有20棵左右,分组为伍,或聚散于空间转换,或穿插于人物前后与其它景物形成松紧自然的衔接。
勾叶柳形态有高低、向背,俯仰之别,空勾树身,随株出干,随干发条,以势度之,略显迎风摇摆之意。圆弧结顶,在勾柳条的基础上双钩树叶,工而不板,拙中寓巧,以汁绿为底,略见石绿重色,这种画法成为柳树内在生命表达的程式符号,静穆古雅,别有韵致,这种工勾柳树的方法对后世影响也很大,后来勾柳树的方法基本是在此基础上完善起来的。蒲扇树从图卷右边起从头到尾,近坡远岸遥相顾盼,大的,小的,高的,矮的,审时度势,错落有致,节奏分明,也运用了图案化的造型,空间意识完全摆脱了一般自然理性法则的制约。这种富有幻想色彩的树丛造型,使画面充满了浪漫神秘的色彩。
在《洛神赋图》中还有许多面貌狰狞,形状怪异的动物,比如海龙,长着长长的鹿角,马形脸,蛇的颈项和一副羚羊般的身体。文鱼有着豹子一样的头,身子完全是鱼的样子却又长着翅膀,从水中腾空跃出,张着血盆大口,双目圆睁,样子甚是恐怖,与洛神的清秀美丽形成了鲜明对比。还有只鲸鲸张牙舞爪的似乎要蹦到载着洛神的船上去。画面中鱼身的质感表现的非常强烈,像刚从水中跃出的一样淋漓。几乎代表了当时动物画的最高水平。其次,画面中蛟龙,白虎这些神话中的动物也一样都没有少,不但烘托出了画面的热闹。同时也增添了故事的传奇性和神秘感。
-
上一篇: 《洛神赋图》的主题与设色鉴赏
-
下一篇: 《洛神赋图》的构图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