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中国文化

凌源皮影戏的造型特点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3:25:16

凌源皮影戏被称作“以声带画”的傀儡艺术,因为皮影戏影人是固定脸谱的死片子--影戏中人物在特定场面的喜、怒、哀、乐、忧、伤、悲各种感情都是一个脸儿。

这就要靠艺人唱、念来表达剧中人物的神情。要淋漓尽致地把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完美地表达出来。就需要“拿线”艺人(指影班中的主操影者)在演唱中能把帅将的威风、旦角的稳健、文生的潇洒、武生的阳刚、老生的苍劲、丑角的诙谐操纵得恰到好处。

造型

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影人雕镂玲珑剔透、操纵表演惟妙惟肖、掐嗓演唱独具特色。皮影结构设计也很巧妙,影人按活动部位可以分解为:头、颈至腰为一片,腰至双膝为一片,其下包括脚分为两片,胳膊又分为大胳膊、小胳膊、手三部分。

腕、肘、肩、膝等关节处用线或环联结,形成整体,摆起来十分灵活,特别适合表演武打等高难度动作。

另外腰至双膝为一片,人体二分之一处的大转子不会动,这样的分解用在古典服饰皮影人物的设计上十分科学,表演起来生动传神,人物一经落座,便自然跷起二郎腿来,潇洒活泼,庄重自然,神采十足。

人物脸谱,一般是按黑忠、红烈、花勇、白奸、空正设计;如黑脸包公、红脸关羽、花脸秦英、白脸秦桧都是人们熟悉的典型脸谱。且"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盖以寓褒贬于其间耳"。

因此阳刻空脸正面角色多为平长细眼、小嘴巴、直鼻梁,显得平和有度,气宇非凡,阴刻实脸反面人物,常是面白目小,额突嘴窝,加以丑化,除极个别丑角,鬼怪之类为四分之三的半侧面外,其他影人一般都是正侧面。

这样的人物造型,既符合人们传统的道德评价标准,又符合其直观欣赏的习俗,看脸谱就可知角色的好坏,十分直观,一目了然。

行当

我国的民间戏曲从行当上说都有生、旦、净、丑之分。凌源皮影戏也是大同小异。皮影戏的“生”,可分为:文生、武生,从年纪上又有小生、老生之别。不同的是,皮影戏的老生单树一个行当,称为“髯”,髯,根据不同的年龄数,又分为“三尖”、“五绺”、“白髯”等。

京评戏中的“旦”,凌源皮影戏统称为“小儿”。“小儿”根据生活中的不同特征,又分为文旦、武旦,从年龄上又分为老旦、小旦,文旦又分为青衣、花旦、闺门旦、彩旦(即黄眼圈子)等。

兄弟剧种中“净”,凌源皮影戏称为“大”,大行中没有胡子的称为“愣净”也有人叫“毛净”,影人形象扫帚眉、大眼珠、黑满髯的年老者称之“老座子”,俗称为大奸。

丑也是凌源皮影戏中一个主要行当,丑又分为:生、髯、小儿、大丑五个行当。

凌源皮影戏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多年来,皮影戏文学卷本的编撰形成了一整套规律。影词,由剧中人物的上场诗和下场对儿、白话和唱词三部分构成。

与兄弟剧本文学脚本相比,影卷中没有导演用语和人物的的内心独白,无论剧中人物何种感情,都需要演员以声传情表现出来。因此,皮影戏是含情带景、情景并茂、以声带画、声画交融的综合艺术。

本文标签 皮影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