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五铢的特点
隋五铢是中国古代钱币的一种。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始铸,又叫“开皇五铢”,或称“置样五铢”。
钱文“五铢”二字篆书,笔画精整,边缘较宽,面无好廓,“五”字上下左端有竖纹,钱背肉好均有廓。“五”字交笔有圆曲与斜直两种,“朱”头多呈方折。外廓甚阔,面无穿廓,“五”字交笔直,近穿处有一道竖画。文帝为统一币制,曾放五铢样钱令诸关查禁劣钱,遂又称“置样五铢”。
早期直径24毫米,晚期直径逐步减小,而直径多集中在23.5毫米左右,早期重3克以上,大部分重量集中在2.7g-2.8g左右。后炀帝在扬州开炉鼓铸夹锡五铢,铜色发白,世称“白钱”。
《隋书·食货志》载:开皇“三年(585年)四月,诏四面诸关,各付百钱为样。从关外来,勘样相似,然后得过。样不同者,即坏为铜,入官。”这里的样钱即后世所称的“置样五铢”。
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始铸,又叫“开皇五铢”,或称“置样五铢”。钱文“五铢”二字篆书,笔画精整,边缘较宽,面无好廓,“五”字上下左端有竖纹,钱背肉好均有廓。
“五”字交笔有圆曲与斜直两种,“朱”头多呈方折。外廓甚阔,面无穿廓,“五”字交笔直,近穿处有一道竖画。文帝为统一币制,曾放五铢样钱令诸关查禁劣钱,遂又称“置样五铢”。
早期直径24毫米,晚期直径逐步减小,而直径多集中在23.5毫米左右,早期重3克以上,大部分重量集中在2.7g-2.8g左右。后炀帝在扬州开炉鼓铸夹锡五铢,铜色发白,世称“白钱”。另有铁钱。隋五铢是我国“铢两钱制”的终结。
样式特点
隋五铢边郭较阔,"五"字交叉两笔较直,近穿处有一道竖画。标准隋五铢钱一般径2.4厘米,重2.8克左右,重者可达3.5克以上;小型隋五铢钱径2.3厘米左右,重2克左右。隋五铢大多铜质较好,制作规整,外廓宽平,有的"铢"字"金"首三角内斜,"朱"首方折,有大小两种。因币材配剂铅量增加,钱色发白,故称"白钱"。
开皇五铢,隋文帝开皇元年铸造。钱径一般为2.4厘米,廓宽0.2厘米,穿径0.8厘米。肉、穿多为周廓,面有周廓,面无内廓,穿右“五”字左边有竖划,开皇五铢平均每枚重量为2.8克左右。
历史发展
隋初币制混乱,北有北齐的常平五铢、北周的五行大布、永通万国,南有陈五铢、太货五铢,还残留有刘宋的鹅眼钱、萧梁的剪边钱,河西诸郡还使用西域的金银币。这些钱币精劣不一、大小不同,使用极为不便,商业经济受到极大影响。
开皇元年(公元581年),隋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经济、巩固封建统治,铸行了开皇五铢,到开皇五年(公元586年)方才实现了全国币制的统一。
开皇五铢又称置样五铢。币文“五铢”篆书,笔画精整,边缘较宽,币面无好郭(好即穿孔),“五”字上下左端有竖纹,钱背肉、好均有郭。“五”字交笔有圆曲与斜直两种,“朱”头多呈方折。
隋文帝为统一币制,曾放五铢样钱用以查禁劣钱,所以又称为“置样五铢”。
早期开皇五铢直径2.4厘米,重3克左右。晚期有减重现象,直径多为2.35厘米,重2.75克左右。
隋五铢是我国“铢两钱制”的终结。
-
上一篇: 《醒世姻缘传》的作品鉴赏
-
下一篇: 剪边五铢的特点与历史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