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中国文化

黄梅戏唱腔是如何形成的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2:48:53

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前黄梅戏并未获得全国性的关注,直到四五十年代,著名黄梅戏艺术家严凤英和王少舫登场后,黄梅戏才迎来了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两人也因一曲《天仙配》而家喻户晓。

1951年,严凤英在安庆市行政部门的邀请下参加上海戏曲汇报演出,这一场令上海人为之疯狂的演出成为黄梅戏迈向新时代的起点,此时黄梅戏发展的中心在安徽,更具体地说在安庆。但严凤英、王少舫、张云风、潘璟琍等艺术家所创造的承前启后的辉煌时代随着1966年的到来和黄梅戏的旗帜严凤英的自杀而终结。

就在“戏改”和1976年之间的短暂时间内,在文艺高歌猛进的时代和百花凋零的时代之间,黄梅戏唱腔完成了一次大总结、一次脱胎换骨——“定腔”。

定腔

促成黄梅戏“定腔”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随着时代发展黄梅戏本身唱腔已无法贴切地表现越来越复杂的情感;二是新中国“戏改”政策的推进。参与黄梅戏“定腔”工作的人员也主要有两类:一是传统黄梅戏艺人,包括丁永泉、潘泽海、严凤英和王少昉等演员和一批乐师;二是,王少乾、王文治、石白林等“戏改”干部,这些都是新时期的文艺工作者。前者有丰富的演出经验,后者有良好的文化政策指引和突出的文艺创作才华,如此,“定腔”工作才有条不紊地进行。

“定腔”工作约从1952年开始,这项工作完成后,黄梅戏唱腔基本形成了延续至今的花腔、主调和阴司腔三大类型,三种类型的唱腔有不同的来源,表达着不同的情感。其中花腔来自于民歌和民间歌舞,以活泼明快见长,通常用于生活小戏中,并且每部小戏里都有自己的专属腔调,如《夫妻观灯》里的“开门调”、《补被褡》里的“烟袋调”、《游春》里的“菩萨调”、《蓝桥会》里的“汲水调”等;主调里又有平词、二行、三行、等腔体,其占据了黄梅戏唱腔的主要地位。

平词曲调优美庄重,叙述性强,可独立演唱也可与其它强调联用,二行节奏较快但须依附于其它腔调演唱,三行的速度比二行更快;阴司腔又被称为“还魂腔”,旋律比较低沉,多用于人物重病将死时的唱,此唱腔也因此而得名。

在“定腔”的过程中,既有因袭也有创新。“定腔”时对于长期上演的传统剧目的多种唱腔一般是经过专业考量之后选择其中一种而确定为此剧的标准唱腔,这个工作在黄梅戏传统艺人和专业的“戏改”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游刃有余。

在此基础上将唱腔分为花腔、主调和阴司腔三大类型,当然也有唱腔创新,这在《女驸马》《夫妻观灯》等剧目中有体现。与“定腔”相适应的工作还有对于唱词和伴奏的改革,这是“定腔”的客观要求。

演员

严凤英(1930~1968),原名严鸿六,安徽省桐城县罗岭(今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黄梅村)人。女,中共党员,黄梅戏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中国黄梅戏的发展缔造者之一,“七仙女”塑造者,中国黄梅戏传承发展重要的开拓者和贡献者。

严凤英10岁时开始学唱黄梅调,为族人所不容,后跟随严云高学戏,取艺名凤英。在1952年上海举行的第一次华东戏曲会演,严凤英以黄梅戏传统小戏《打猪草》和折子戏《路遇》,获得广泛赞誉,1954年因在黄梅戏电影《天仙配》中饰演七仙女而扬名全国。

历任安徽安庆市黄梅戏学院名誉院长、中国文联第三届委员,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文革遭迫害致死,现骨灰安放在安庆市菱湖公园内黄梅阁中,安庆罗岭建有严凤英故居纪念馆,毛泽东为其题写“党的好儿女”。

严凤英的黄梅戏代表作有《打猪草》、《游春》、《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夫妻观灯》等。

本文标签 黄梅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