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化发源地在哪里
陕西简称陕或秦。人们又称陕西为“三秦”,一般是按从陕西地理特征分为关中、陕北、陕南三个自然区域来理解。陕西地势特点是南北高,中部低,而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是陕北高原,中部是关中平原,南部是秦巴山地。
三秦地名大有来头
华夏文明最早发祥于黄河中游的关中地区。几十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和大荔猿人姑且不论,至迟在6000多年前,这里便有我国最早的原始农耕的村落——代表仰韶文化的西安半坡村。半坡文化以其精美的彩陶和锄耕农业闻名于世,不仅在我国同时期文化中居领先地位,而且烧陶技术也居世界领先地位。引人注目的是,目前已发现的1000多处仰韶文化遗址,有400多处密布于关中。
尤其在距半坡很近的淬水沿岸,仅40公里地段内,就发现了13处遗址。可见在母系氏族时代,关中确曾兴盛发达。周族是关中一个古老的姬姓部族,与半坡人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从古文献上看,传说周族始祖后稷,名弃,弃在部(陕西武功、扶风境内)安家立业。即位于泾渭二水下游,土地肥沃,利于农耕。弃擅长种植,“播前百谷”,古称为“后稷”,曾被夏任为“农师”后稷之后,周人因受“夏后氏政衰”影响,大约在太康失国以后,从部迁到孤(陕西彬县、旬邑一带),“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古公直父时,周人迁歧,来到歧山之下的周原。
考古发掘证明,今扶风县的法门镇和黄堆乡、歧山县的京当乡,便是当时的周原,至今仍称周原,是关中有名的富庶地区。《诗经大雅绵》有“周原航肮,莫茶如治”,歌颂周原肥沃而富饶。从此周族长久定居周原。在古公在父的领导下,周人“筑室于兹”,营建城邑,设官司,疆理田地,发展农耕。周原很快兴旺起来,粗具国家雏形,所以古公直父从“公”被追尊为“太王”。周人歌颂大王:“后稷之孙,实维太王,居歧之阳,实始锡商。”
以后由于周人东向为商和黄河流域第一个统一王朝的形成,使我国形成了一个以今西安、洛阳为中心的周文化系统。然而真正使陕西关中文化成为全国文化的中心,并对各地产生深刻影响的,却是秦人,及其以后的汉唐时代。
关中其名
这里的关一般指长城的各个关隘。
关东:指山海关以东地区,主要是东北三省。
关西:
1.指玉门关、嘉峪关以西地区,即甘肃一带;
2.指陕西潼关以西地区。
关中:一般是指西安周边地区,这里的关是潼关。
关内:指的是我国长城以南地区,这里的关是山海关。
关外:指我国长城以北地区。特指东北三省。
关中,或关中平原,指中国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平均海拔约500米,又称关中盆地,其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向南则是陕南山地、秦巴山脉,为陕西的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地区,富庶之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从地理概念讲,关中是指“居四关之中”而言。关中之名,始于战国时期,一般认为西有散关(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取意四关之中(后增东方的潼关和北方的金锁关两座)。四方的关隘,再加上陕北高原和秦岭两道天然屏障,使关中成为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古人云:“关中者,天下之脊,中原之龙首”。关中土地肥沃,河流纵横,气候温和,《史记》中称其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和“四塞之国”。
自西周起,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100多年。此外,中华文明的摇篮在黄河流域,而黄河文明的摇篮是在渭河流域(关中)。从神话、传说和考古发掘看,出自中国西部的炎帝和黄帝是公认的最早圣王和“人文初祖”。炎帝、黄帝的族居地和陵墓都在关中地区。
经考古发掘证实,关中是华夏古文明最重要、最集中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有数十万年前的蓝田人和大荔人文化,有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半坡文化。如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和宝鸡斗鸡台等地是我国最早的原始农业发祥地,形成了最早的农耕、房屋建筑、织布、制陶等生产技术,甚至还创造了最早的文字。在西安出土文物中有一系列是我国最早文化的实证,如出自半坡的最早的农渔工具、最早的陶窑、最早陶文、最早的土木建筑、出自何家湾的最早的骨雕人头像等等。关中平原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文明摇篮,也是整个亚洲最重要的人类起源地和史前文化中心之一。
关中的全盛时期
秦以后,除了东汉迁都洛阳外,从东汉末年国家分裂到隋王朝统一全国,关中长安仍先后作为东汉献帝、西晋憨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几个割据王朝的国都,而不失其在中国文化历史上的特殊地位。隋唐时代,不仅充分认识到关中地区曾长期作为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意义,而且更进一步认识到建都长安对解除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维护国家统一的意义。定都长安,不仅表现了隋唐王朝对内巩固政权、发展经济的意志,也表现了对外排除北方突厥等族南下侵扰外患的决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关中在西汉末年因国家分裂等原因一度失去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以后,再一次作为统一王朝的国都,而发展成为黄河文化的中心。
作为国都之地,汉唐都十分注重关中地区的经济开发。先后在关中兴修了郑白渠、龙首渠、成国渠等农业灌溉工程,加上实行其他优惠政策,使关中很快就成为全国最繁华富庶的经济中心。如《汉书食货志》载,汉武帝时“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在民间“众庶街巷有马,肝陌之间成群,乘特此者摈而不得会聚,守癌阎者食粱肉。”
在这里建立了历史上第一所国立大学——太学,借助它创建了中国独有的“士一官僚”政权体系;也是在这里的长乐宫,汉儒学者叔孙通制礼作乐,演习“朝仪”,不仅建立了君主与民众、君主与上层官僚之间的等级关系,也深刻影响着此后中国社会各种等级尊卑传统的建立和发展;中国古代官方哲学儒学传统的确立,也是在这里由董仲舒的倡导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下开始发展的。
作为国家首都,这里集中了全国最多图书和学者,涌现了一大批当时最优秀的文化成果,如刘向和他儿子刘欧校书天禄阁,著成中国第一部目录学著作——《七略》;司马迁发愤撰著《史记》,成为中国史学和文学史上的一代丰碑;《周牌算经》、《九章算术》、《记胜之书》等著作,则代表了这一时代科技的新水平。
作为汉代文化集中代表的汉长安城建设,也充分体现了它的雄伟气魄。汉班固在《西都赋》中曾这样叙述汉长安的情况:说它“连金城其万雉,近周池而成渊,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内则街街洞达,阎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人不得顾,车不得旋,阐城溢郭,旁流百厘,红尘四合,烟云相连。”城内宫殿更是鳞次栉比,金壁辉煌。如《三辅黄图》载未央宫前殿:“东西五十丈,深十五大,高三十五丈……以木兰为禁核,文杏为梁柱;金辅玉户,华摄(屋椽绘有花纹)壁挡,雕描玉调(柱础石),重轩楼槛,青琐丹挥,左械右平,黄金为壁带,间以和氏珍玉,风至其声玲现也。”而建章宫更是宫阁台谢相合而成,号称'“千门万户”。
隋唐时代,尤其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作为首都长安,这里不仅集中了高度发展的手工业、繁荣的商业贸易、四通八达的交通,以及卓越的科技成就,还有从四面八方聚集在长安的少数民族及外国商贾使者,长安不仅仅是唐代黄河文化的中心,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国际城市。
占地84平方公里的隋唐都城,规模宏大,建筑精填。不仅有“百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的严整布局,也有“左翔驾右栖凤,翘两阈而为翼,环阿阁以周挥,象龙行之曲直”的统丽豪华宫殿建筑。这里不仅出现了李世民、魏征、贾耽、李吉甫、孙思邂等政治家、科学家,也涌现了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阎立德、阎立本、吴道子、张旭、怀素等文学家、艺术家。同时,精湛的手工艺产品和繁荣的商业活动,更使唐长安生机勃勃。
关中民风民俗文化
关中地区民风古朴,民俗文化丰富浓郁,其中以春节期间的民俗文化活动最具有特色,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在农村腊月二十三即入年关,把过腊月二十三叫“过小年”。还有些地方叫“祭灶”,即祭主宰吉凶祸福的“灶王爷”,以求温饱。
过罢小年,人们便为春节做准备了,杀猪宰羊、碾米、磨面、做豆腐、购买蔬菜、吊粉条,准备好过年所需的一切食物。
腊月二十七到二十九为蒸馍时间,家家户户均蒸几笼馍馍,要吃到正月十五以后,有“正月十五以前不擀面”的习俗。妇女上街为老人和孩子添置衣裳鞋袜,老人则购买红纸,年画、冥币、白麻纸等大年礼仪用品。
大年前两天,不论城里还是农村,都要“扫舍”,家家房前屋后连拐角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窗户上重新糊上白纸,贴上大红窗花。
年三十大早,家家房门上贴对联和门神,屋里挂上年画。
腊月三十夜称“除夕”,是全家团圆的日子,在外地的亲属千里迢迢赶回家与家人团聚。入夜后家家户户明灯高照,燃放爆竹,达旦不眠,守夜也叫守岁,否则一年都会不吉利。守岁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包饺子,全家团坐一起,擀面皮的擀面皮,包馅的包馅,欢声笑语,喜气洋洋,刚结婚的新媳妇和女婿“回门”,蒸20个大礼馍,带四包厚礼看望父母,当日返回,不在娘家住宿,有“正月不空房”的习俗。
过年期间各地都敲锣打鼓,演戏唱曲,舞社火等各种各样的活动,热闹非凡。
陕西关中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独特的风土人情和独有的地域文化,随着现代化社会的飞速发展,民俗文化渐渐的被人们淡忘,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为后人留下了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它有待我们继续传承发扬广大。
关中丧葬文化
关中地区丧葬文化源远流长,文物可以验证历史,而民俗则可以直观地反映历史。
从民俗角度来看,关中地区的丧葬祭祀文化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中地区农村办理丧事时所举行的各项仪式,可以很好地反映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孝悌、习俗、还有崇拜等。
当人故去以后,亲属们则会立即组织起来一班人马各司其职,分头向亲朋好友报丧、请风水先生、请鼓乐手、联系厨师、搭设宴棚等。
风水先生则会根据亡者的生辰八字、门族晚辈的身份书写门牌(也就是讣告),并挂于亡者家门之前,门牌格式遣词用句十分考究,敬语谦词恰到好处,而后会用罗盘勾画墓穴方位,确定丧期等。
在为亡者设置灵堂,向亲属晚辈等散发孝布的同时还要置办陪葬用品,陪葬品中首推石膏彩绘童男女,这是古代只有贵族才能享受的人殉,演变为当今社会普通人藐视等级制度的一种表现。
除此之外,就是死者的日常用品,男的摆放烟酒茶具,女的摆放梳子镜子等。无论男女,墓室内都要摆放一个盛酵面中插大葱的瓦罐,取意为亡者的后代聪慧发财。
在封口字(钉棺材盖)的时候,如亡者是女性,则必须有娘家人在场,如亡者为男性,则必须有其门长者在场。这一习俗有两层含义,一来是看亡者是否为正常死亡,二来是做最后的诀别。这一习俗,已延续千年,馆罩一般都是红色的绸缎做成,并绣有龙凤或者其他吉祥图案。
在民间,老人寿终正寝是喜事。
丧乐古老、凄美、悲凉。不同阶段,其音乐的曲调风格也不一样。入殓前的晚上,吹鼓手的唢呐声如泣如诉,伴着亲人的哭声,邻里路人无不悲泪盈眶。入殓时,旋律最为悲切,亲人闻之都会掩面流泪。而在出殡的路上,音乐则会悠扬,使用来舒缓调节亲人几天来的悲伤,安抚亲朋的情绪。
安葬前天的下午,亲朋好友如约来吊丧,送礼金、挽帐、花圈、面食等。当天晚上,子女通宵守灵,彻夜不眠,焚香烧纸,灯火不灭。
安葬完后,开宴用餐。席间,孝子贤孙素服向乡亲等鞠躬叩头致谢。
自亡者辞世起,每七天为一七,直到七七才算结束,而后为百日,在这样短的时间里面反复举行悼念活动,其意在于加深对亡者的追思、缅怀。此后为头周年,二周年,三周年(立碑)。三年服丧期间,儿子家春节不能贴红对联,而铁紫对联并书写怀念辞世亲人的内容。此后,每年清明节、寒衣节、除夕夜儿女去坟头祭司以外,再无约定悼念日。这习俗既符合短期内对亲人的怀念心情,又符合人们随时间推移而逐渐淡忘事件的规律。
丧葬文化延续千年,经久不衰,表明其存在的价值,既是丧祭文化,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丧祭活动不能讲究张扬,搞铺张浪费,悼念亲人,不是追神弄鬼,其源于血缘关系上对亲人的不尽思念,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的敬畏,丧祭文化对于社会稳定,增强家庭成员,乡亲关系等具有特殊的意义,其社会功能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