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中国文化

后土传说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2:29:10

后土皇地祗,道教神灵,居四御之末位。全称“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俗称“后土娘娘”。“后土”之称始于春秋,其身份、来历有人名、官名、神名等不同说法。

相传她是最早的地上之王。后与主持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合,为主宰大地山川的的女性神。掌阴阳,育万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

神格化

“后土”是上古原始母系社会在土地崇拜中对土地神只与女性崇拜的尊称,后来才把它神格化和人格化。史籍不乏记载,正史查之有据。但由于史籍记载简略、繁杂,且历代学者各有不尽相同的种种解释,今人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详述其渊源,众说纷坛,版本不一。

后土在道教体系神话中被列为四御/六御之一,与玉皇大帝管理天上相反,她是主宰大地之神。她是一位女神,被人们称为地母,而玉皇大帝就被称为天公。在为她建立的神庙里,人们把她塑造成一位端庄的女性,一般民众称她为后土娘娘。

人们相信,该神是农业获得丰收的保护神,还是生育之神、大地之神。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为根本的国家,且人类长期蒙受着“天之所生,地之所养”的思想束缚,即形成了崇拜天、地的礼法。

对天、地的原始崇拜,是崇拜天、地的自然性质及其作用。就崇拜土地而言,当时古人并非是崇拜土地的实体本身,而崇拜的主要原因是她们感到土地广大无边、力无穷、孕育万物、负载万物,是赖以生存的根源,衣食住行都离不开。

所以,上自皇帝,下至普通百姓,都非常崇拜该神。在中国的历史上,每年都要举行对该神的大型祭祀仪式,许多时候由皇帝亲自主持。

由来

“后”字最初的象形字,是一个女人半蹲式的产子形状;“土”字最初象形字是女人的乳房。乃母权时代女性酋长之称谓。

上古时代,后既可指有天下的天子:如夏后氏;又称诸侯:如风后、后羿。故引用正史上的部分记载和权威性工具书上的解释。

“后土”,《辞海》的解释有三:

一为“古代称大地为后土”,犹称天曰“皇天”。《楚辞·九辩》云:“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漧?”漧,即干。又《左传·熹公十五年》:“君覆后土而戴皇天。”

再为“土地神,亦指祀土地神的社坛”。《礼记·月令》云:“其神后土。”又《檀弓上》曰:“君举而哭于后土。”郑玄注:“后土,社也。”

三是“古代掌管有关土地事务的官”。《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云:“土正曰后土。”杜预注:“土为群物主,故称后也。”

人格化

先民的鬼神意识是相当牢固的,她们认为一切有生命的东西最终都要归位天地,而精神却是不朽的。因而除天地山川等自然神之外,凡是先贤,或有功于民的帝王、贤臣,都是不死的,因而都必须祭祀,这就出现了人格神。出现了为自然神配飨的人格神,对土地的祭祀正是如此。

《山海经.海内西经》说:炎帝的妻子......生下炎居......共工生后土,后土生下噎呜,噎呜生年十二。《大荒北经》:“后土生下信,信生下夸父。”[2]夸父是最后一代炎帝,当时“神农氏世衰”,而后轩辕代之,为黄帝。到夸父为止,炎帝都是有天下的共主。

《国语·鲁语上》:从前神农氏治理天下的时候......共工氏称霸九州,第四个孩子后土,能平定九州,所以作为社神祭祀......[3]土地神祀后土,起自后“平九土”的功绩。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社稷五祀......土正曰后土。”和“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此其二祀也......”共工之子术器处于江水,后土氏则在九州腹心地区承共工之位,为炎帝。黄帝之子昌意降处江水,也表示不居帝位。

《祭法》说:“共工氏称霸九州,共工的孩子后土,能平定九州,所以作为社神祭祀。”孔颖达疏注解:“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礼以为社者,是共工后世之子孙,为后土之官。后,君也,为君而掌土,能治九州,五土之神,故祀以为配社之神。”

总之,凡是有功德及恩惠于黎民的人,死后均在被祭祀之列,同时根据其才能、专长配以相应的职权及管辖范围,共工之子平定九州,巩固疆域,有定边御毅的才略,故为配社之神。

自此,地抵有了“后土”这一固定的称谓,也有了专门的人格配飨神,并完成了自然神向人格神的转化过程。

本文标签 三清四御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