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中国文化

北宋时期的饮食文化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2:02:14

宋代虽然疆域不广,而且南宋只有江南半壁江山,但两宋文化却达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巅峰,现出高度的古代文明。

较之唐代,一方面大量的庶族士人经科举进入政府的管理机构,形成良性的用人体制。另一方面城市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大量人口进入城市,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市民文化。宋代的饮食即是在这种前提的交相作用下产生了飞跃式的发展。

北宋经济文化繁荣,皇帝的集权统治出现松动,民间彻底打破了宵禁这一穿传承千年的制度,百姓有了丰富的夜生活,饮食也变成了一日三餐,而且种类繁多,焦圈、油条(油炸脍)、肉咸豉、东坡肉、鱖鱼、豆沙包等,冷热搭配,既有山珍海鲜,也有传统的鸡鸭鱼等。

当然普通平民百姓是不可能天天吃得起这些的,但相比过去而言,宋朝百姓的生活还是改善了不少,除了满足果腹之外,已经可以享受饮食文化了。

北食

馒头、包子、饼是北方人的主食,虽然南食及川饭在汴京流行,但并没有影响北食的主导地位。

汴京有许多北食店如徐家瓠羹店、马家羹店、史家、桥头贾家瓠羹店,都是以卖羹为主的食店,《东京梦华录》记载,头羹、石髓羹、石肚羹等等。

馒头有“在京第一”的万家馒头、孙好手馒头,包子有王楼山洞梅花包子、鹿家包子等包子馒头店,吃食有笋蕨馄饨、灌浆馒头、薄皮春茧包子、虾肉包子、肉油饼、糖肉馒头、太学馒头等名目。另外还有油饼、胡饼店,这些饼店的规模很大,而制作也非常专业化。

《东京梦华录》卷四《饼店》云:凡饼店,有油饼店、胡饼店。若油饼店,则卖蒸饼、糖饼、装合、引盘之类。胡饼店则卖门油、菊花、宽焦、侧厚、油、髓饼、新样满麻。……唯武成王庙海州张家,皇建院前郑家最盛,每家有五十余炉。

南食

南食店所售,则有鱼兜子、桐皮熟脍面、煎鱼饭等等,这些饮食店,“每店各有厅院东西廊,称呼坐次,菜蔬精细,谓之造斋,每碗十文,面与肉相亭,谓之合羹,又有单羹,乃半个也。旧只用匙,今皆用箸。”

这些南食店以寺桥金家、九曲子周家“最为屈指”。而相国寺之北甜水巷内的“南食最盛”。

川饭

至于川饭店所售,则有插肉面、大燠面、大小抹肉、淘煎燠肉、杂煎事件、生熟烧饭等等。

酒楼文化

北宋,城市完成了由里坊制向厢坊制的转变,坊墙被拆除,城市空间格局由封闭的里坊式演变为开放的街巷式。士庶可以沿街开店,市民宅第与酒楼、店铺混杂交错。

北宋汴梁的大小酒楼不计其数,宋人把大酒楼叫酒店上户或正店,小酒店叫脚店。宣和年间最著名的正店是三酒楼。

《东京梦华录》的作者孟元老说在京正店七十二户,其中著名的有曲院街街南的遇仙酒楼,州东宋门外仁和店、姜店,州西宜城楼、药张四店、班楼,金梁桥下刘楼,曹门蛮王家、乳酪张家,州北八仙楼,戴楼门张八家园宅正店,郑门河王家、李七家正店,景灵宫东墙长庆楼。也有资料说其中最有名的是欣乐楼、和乐楼、丰乐楼。

市面上的吃食也很便宜。《东京梦华录》云:“吾辈入店,则用一等琉璃浅棱碗,谓之‘碧碗’,亦谓之‘造羹’,菜蔬精细,谓之‘造’,每碗十文。”《会仙楼》条载:“止两人对坐饮酒……即银近百两矣”,初看吓人一跳。细看,这是指餐具的价值——宋人餐具多用银。

本文标签 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