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厮门的历史演变
千厮门曾是重庆最古老的城门之一,自从于一九三零年拆除城墙、修筑码头后,七十年来历经改造,变化巨大,有关城门的遗迹已经保存得很少。从史料上得知,千厮门有瓮城,瓮门西向,城门隔江面对江北老城保定门。
简介
重庆古城曾经有十七座城门,对应着九宫八卦,为九开门八闭门之建制。千厮门属于开门之一,与之比邻的洪崖门则是闭门,闭门有名称但无城门,洪崖门因洪崖洞而得名。洪崖洞位于沧白路悬崖陡壁之下,每到雨后,崖上流水倾泻如帘,状若飞瀑,此景被称为洪崖滴翠,为古巴渝十二景之一。
居住在洪崖洞的人们为了进出方便,在陡坡上开出了一条狭窄的石梯步道,出口就在原来的张培爵大将军纪念碑旁边,但人们主要的通道还是走千厮门正街。从千厮门正街出来,即可分别通往朝千路、姚家巷、千厮门行街、水巷子街和新城门街。
历史
历史上的重庆城,其范围在现今七星岗到朝天门之间,城区中心就在太平门、道门口、小什字一带。千厮门距城市中心较近,嘉陵江水域常年水位平稳,非常适合船只停靠装卸货物,很自然,千厮门就成了重庆城区重要的货物集散地,进出的货物主要是盐、纸、棉花、煤炭和时鲜蔬菜。当时重庆的街坊内流传有俚语云:“千厮门,花包子,白雪如银”,就是反映了这种情况。
货物集散功能带动了街市的繁荣,木船运输时期如此。到二十世纪初,川江上轮船运输业开辟以后,客货运全面开展,千厮门内外商贸活动十分活跃,街市也空前繁华。
千厮门与重庆市民的密切相关还有这里曾经是一处水码头,这是当时城市用水的主要取水点。与其相应的是千厮门内还有一条街道叫水巷子,一起形成了取水、储水、供水配套体系。千厮门外以前有一条小巷就叫水码头巷,一直通往江边,小巷里曾居住有几十户人家,1996年修建滨江路的时候,该巷子拆除了。
在没有自来水的年代,维持整个城市供水需要的劳动力是非常庞大惊人的。据资料表明,重庆城区直到1932年才建成自来水厂,开始时管网未完备,只能给部分地区供水。许多地方的用水还得依靠人力到江里去挑水,直到五年后城区管网才基本完备。
抗日战争爆发前重庆城区人口有三十五万,为保证城区居民的吃水、用水,此前在两江各码头上从事挑水的力夫多达两万人。这在今天是难以想象的事,然而它毕竟是事实。
水巷子这条老街现在还存在,位于“家乐福”超市的背后。水巷子街道的名气是很大的,抗日战争时期许多著名文人曾经在这里居住过。数十年后,他们对这里的印象仍然十分深刻,许多人在他们的回忆文章里写到了当年在水巷子的生活点滴。
演变
应当说,从抗日战争爆发到新中国成立后六十年代这一段时期,是川江水运的稳定发展期,也是千厮门码头繁荣的鼎盛时期。那时,千厮门外沿江码头设置有六七座,一直绵亘至洪崖洞江边。千厮门外除有正街外,还有纸盐河街,还有天成巷,江边有货栈和加工作坊。
据老人们回忆,那时候街上酒店、商号、茶馆、客栈一家接着一家,街市上商人、船员、居民、力夫各色人等摩肩接踵,川流不息。入夜,酒店茶馆内灯火通明,生意非常兴隆,食客们猜拳行令,一醉方休,茶馆内川戏坐唱,锣鼓喧闹,胡琴悠扬,夜阑方罢。
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水上客运还比较景气的时候,嘉陵江上每日有轮船开往合川、北碚,那时候千厮门正街上旅客来往人数很多,街上整日熙熙攘攘,十分热闹,那些小饭店、冷酒馆、杂货铺,生意做得很红火。
新中国成立以后,水上运输业大规模发展,船员人数增多,但新一代船员的消费水平和精神需求不能满足于河街一带的档次,船员们购物娱乐都向解放碑方向靠拢。尤其在港口装卸货物实行机械化改革以后,主要作业地点转移到三码头、梁沱等地,千厮门码头的货物集散功能丧失了,千厮门河街也逐渐沉寂冷清。
-
上一篇: 翠微门为何最终消亡
-
下一篇: 乐山大佛是什么时候修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