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中国文化

山海经中真实存在的动物橐驼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0:59:23

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司马迁当年写《史记》的时候,如此评价了《山海经》中出现的异兽。据传,《山海经》所记载的是大禹、伯益的所见所闻。也就是说,书中所描述的动物,应该是上古时期存在过的。

不过,因为书中记载的一些异兽太过神奇,后人多认为它们都是杜撰出来的。那么,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山海经》中有没有可能真实存在的动物?

答案是:有!下面就来说说这些可能真实存在的动物。

橐驼

《山海经》记载:兽多橐驼,善行流沙中,日三百里,负千斤。

橐驼是什么?《后周书》解释“其风欲至,惟老驼知之,即预鸣而聚立,埋其口于沙中。人以为候,即以毡拥其鼻口。”《邺中记》解释“如马形,长一丈,高一丈,足如牛,尾长二尺,脊如马鞍。”《异苑》解释“其腹下出水。以金铁及手承取,即便对过;瓠芦盛之者则得。”

这种可预知风沙暴来临,躯体高大,脊如马鞍,耐渴,并且危急时可给人提供饮水的动物,不是骆驼又是什么?

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哺乳动物。头较小,颈粗长,弯曲如鹅颈。躯体高大,体毛褐色。极能忍饥耐渴。骆驼可以在没有水的条件下生存2周,没有食物可生存一个月之久。驼峰里贮存着脂肪,可在得不到食物时,分解成身体所需养分,供骆驼生存需要。

另外,骆驼的胃里有许多瓶子形状的小泡泡,用来贮存水。骆驼可用作骑乘、驮运、拉车、犁地等,是沙漠戈壁地区人民和地质勘探、考古工作者不可缺少的伙伴。单峰驼主要分布于苏丹,索马里,印度等国;双峰驼近一半分布于澳大利亚,中国主要分布于新疆、甘肃、内蒙。

骆驼头较小,颈粗长,弯曲如鹅颈。躯体高大,体毛褐色。眼为重睑,鼻孔能开闭,四肢细长,蹄大如盘,两趾、跖有厚皮,都是适于沙地行走的特征。尾细长,尾端有丛毛。背有1~2个较大驼峰,内贮脂肪。骆驼的皮毛很厚实,冬天沙漠地带非常寒冷,骆驼的皮毛对保持体温极为有利。

骆驼的厚毛发可以反射阳光。被剃毛后的骆驼会多出50%的汗以避免过热。皮毛同时帮助骆驼隔热。它们的长腿也让它们远离火烫的地面。骆驼有两种:具有1个驼峰的,称为单峰驼(C.dromedarius);具有2个驼峰的,称为双峰驼(C.bactrianus),体长约3米,高2米以上,前后两峰相距约0.5米。绒毛发达,颈下也有长毛。上唇分裂,便于取食。

骆驼颇能忍饥耐渴,每饮足一次水,可数日不喝水,仍能在炎热、干旱的沙漠地区活动。由于它们鼻内有很多极细而曲折的管道,平时管道被液体湿润着,当体内缺水时,管道立即停止分泌液体,并在管道表面结出1层硬皮,用它吸收呼出的水分而不致散失体外;在吸气时,硬皮内的水分又可被送回体内。

水分如此在体内反复循环被利用,故能耐渴。胃分3室(缺少瓣胃),可以反刍。性情温顺,常单独活动,食粗草及灌木。骆驼的体温晚间为34摄氏度,白天高达41摄氏度,只有在高于这个体温,骆驼才开始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