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人物的教育意义
正确理解曹雪芹笔下的宝钗形象,对于我们这些后世读者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可言呢?周锡山曾在其《红楼梦的人生智慧》一书中,对宝钗形象的社会意义作过如下的概括:
薛宝钗是曹雪芹深深喜爱的一个可爱的人物,他将薛宝钗描写成性格和智慧上都十全十美的可爱少女。她的言行和待人处事处世态度,其中所包含的情商和智慧,在除去时代赋予她的局限之后,都是青年读者学习的榜样。生气动怒的时候,看一段关于宝钗的描写;遇到艰难困苦时,看一段关于宝钗的描写;碰到坏运时,甚至在与亲人生离死别的时候,细细读读关于宝钗的描写,你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都好像会感到这位灵慧多智的姐姐在亲自劝慰你、指导你的言语和行动一样。(见周锡山《红楼梦的人生智慧·德智双全的完美女性薛宝钗》)
以上评述尽管概括得很好,却只是针对涉世未深的青少年读者而言的,所说内容也主要局限于宝钗的为人处世之道这一方面。而众所周知,《红楼梦》是老少咸宜之书。它的读者不仅有初出茅庐的少年、青年,亦有饱经风霜的中年、老年。而《红楼梦》中的薛宝钗,除了其善于为人处世的一面以外,她的博学多知,她的浑厚天成,乃至她的愤世精神、出世理想,亦颇有可圈可点之处。
那么,对于这些年轻或不再年轻、青涩懵懂或阅人无数、才高八斗或平淡无奇的读者来说,曹雪芹笔下的宝钗形象又是否有着共同的借鉴价值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笔者以为,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寻宝钗形象的美学价值:
其一,如果你是一个周旋于是非旋涡边缘的官场或职场中人,当你困扰于周边人际关系的复杂的时候,宝钗的待人接物便可以启发你。让你懂得礼节和分寸,懂得如何跟各色人等和平共处。只是如果有朝一日,你已经将上下左右的关系处理得游刃有余,请不要丢掉心中的正义,更不要出卖它,将其作为晋身的本钱。否则,你将沦为宝钗抨击的对象!
其二,如果你是一个跋涉于书山笔丛的求学者,或者一个行进于文化朝圣之路的求知者,当你面对学海无涯的浩瀚而望洋兴叹的时候,宝钗的博学多知亦可以帮助你。细细品鉴宝钗的诗论、画论,再悉心体察宝钗在宗教哲学、色彩美学、植物鉴赏等方面的广博造诣,其中的乐趣都足以激起你学习文化知识的热情。只是请记住,知识是用来获得智慧的手段,却不是智慧本身。因此,即便是满腹经纶之人,也应该像宝钗那样学以致用,读活书,活读书,“并非一味蠢拙古板以女夫子自居”。切不可死记硬背,死守教条,成为“拘拘然一迂女(男)夫子”。
其三,如果你是一个人生道路上的失意者,当你在如群山般压来的艰难困苦面前,犹豫、退缩,甚至丧失生活的勇气的时候,宝钗的坚强镇定正可以鼓舞你。所谓“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所谓“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只有把名利得失看淡,方可以大无畏的勇气去迎接一轮又一轮的“半天风雨”。只是当你走出了内心的阴霾,摆脱了人生的困境以后,且不要洋洋得意,且不要将奢侈和铺张当作对昔日贫寒的补偿。因为“淡极始知花更艳”,惟有保持朴素的节操,才是真正的雍容华贵!
其四,如果你是一个立志做一番事业的改革家,当你面对手下几十、几百号员工,乃至其错综复杂的关系网而不知所措、无从下手的时候,宝钗的“无为之治”也可以启示你。让你懂得如果利用经济利益的杠杆去调属下自我奋进、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同时,宝钗的“小惠全大体”也可以提醒你,在推行任何一项改革前,都要考虑到各方的合法权益,做好利益平衡,以免苦乐不均,徒增阻力与内耗。只是你要记住,改革的目的是要让大家共同幸福,而不仅仅是追求经济数据的增长。这不仅仅需要心计世故的小精明,更需要科学文化的大智慧,恰如宝钗所言:“学问中便是正事。此刻于小事上用学问一提,那小事越发作高一层了。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市俗去了。”
其五,如果你是一个掌握着亿万人民生杀予夺之大权的高官显贵,当你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充分玩味着权力的快感,内心中却又生出那么一丝“高处不胜寒”、“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的凉意时,宝钗的骂世之言还可以警策你,让你醒悟身居高位者的义务与责任,趁着权力在手,顺应历史潮流,多为人民做好事,多为社会的进步添助力。
最后,如果你是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思索者,当你满怀激情踏入社会,却被无处不在的阴沉与晦暗而窒息得无以言说的时候,宝钗的淡泊出世更可以指引你,让你明白人的一生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眼前的鸡争鹅斗不过是庄子笔下蜗牛角上的“触蛮之战”。
惟有“虽离别亦能自安”、“香可冷得,天下一切无不可冷”的豁达旷朗,以及“怜愍众生”且敢于“借蟹讥权贵”的法爱精神,才是超越时空的高贵品格!只是宝钗所彻悟的“冷”与“空”,绝不是消极躲避的顽空,而是在明了一切之后,仍敢于积极面对生活的大智慧、大勇气。正所谓以“出世”之心而行“入世”之事,那背后乃是一个无比强大的内心!
总而言之,不同年龄阅历,不同地位处境的读者,只要有心,都不难从宝钗形象这里寻觅到一份心灵的慰籍或思想的营养。如果我们这些后世读者在与两百多年前的这位古代女子进行过一翻精神对晤以后,能够做到少一份贪婪欲,多一份警拔心,减一份固执念,添一份慈悲意,那么,作者的苦心就不算白费,其笔下的蘅芜君也自然会显现出其隽永的魅力。
恰如《红楼梦》中通灵宝玉与宝钗金锁上的“八字吉谶”所预示的那样,薛宝钗这一曹雪芹笔下“艳冠群芳”的“群芳之冠”,虽不能在物欲横流的红尘浮世中容颜常驻而“仙寿恒昌”,但凭借着一代代读者诸公的“高情巨眼”,她却定然能在浩气荡然的艺术天地里风骨长存且“芳龄永继”!
-
上一篇: 温庭筠《瑶瑟怨》译文及赏析
-
下一篇: 温庭筠《送人东游》送别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