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之王道理想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上》)
鉴赏:在这段话里,孟子集中描绘了他心目中理想的政治图景。孟子认为,实行理想政治的基础,是让老百姓拥有固定的产业收入,这样他们就可以侍奉父母,养妻育儿,丰衣足食,灾年也不至于饿死。如果没有固定产业和收入,士人倒还可以坚守德行和行为规范,但百姓就难于做到了,如此一来,百姓就会胡作非为,社会就会混乱不堪。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制民以恒产呢?孟子给出了具体的措施,也为我们描述了一个近于乌托邦似的理想社会:每家有五亩土地的住宅,四周种植着桑树,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可以有丝绵袄穿。有时间和功夫养殖鸡狗猪等家畜,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吃肉。如有一百亩田地,不去妨碍他们的生产,八口之家都能吃得饱饭。
然后再兴办各级学校,用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去教育引导他们,这样,须发花白之人因有人代劳而不至于在路上负重行走。老年人个个穿丝绵、吃肉,一般人也有吃有穿,这样,就是王道的天下了。在孟子的理想社会里,人人安居乐业,有情有义,老有所终,幼有所养。孟子认为这是可以通过仁政来实现的。
孟子的理想社会,既是他对尧、舜、禹、汤、文、武王朝的美好设想,也是他对老子所描绘的“小国寡民”社会以及《礼记·礼运》“大同”社会的发挥。老子也曾怀着美好的向往,温馨地描绘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他说:“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八十章)虽然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而孟子主张仁政,但是就反对战争,使百姓安居乐业,衣食无忧,民风淳厚这些要求来看,孟子的王道社会与老子的小国寡民社会是相通的。
《礼记·礼运》也认为在远古时代存在过一个“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社会,对它也有着美好的描述。孟子等人所描绘的这种理想社会,不断成为后人追求的目标。陶渊明诗意的笔调下,这种理想社会化为人人向往的世外桃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这是诗意化了的社会,是一幅天国般的图景。世外桃源,已经深深刻入中国人的内心,成为整个民族的一片心灵净土。
从老子的小国寡民社会和《礼运》的大同社会,到孟子的王道社会和陶渊明的世外桃源,都体现了炎黄子孙对理想社会的孜孜以求,体现了中华民族锐意进取、奋斗不息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