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中国文化

曹丕《典论》简介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0:26:49

《典论》是最早的文艺理论批评专著。三国时代曹丕所著,写于曹丕做魏太子时期,原有22篇,后大都亡佚,只存《自叙》《论文》《论方术》三篇。

简介

曹丕的《典论》是一部有关政治、文化的论著,全书大概在宋代亡佚,今仅存《自叙》、《论文》两篇较为完整。《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较早出现的一篇文学专论,也是汉魏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文献。它论述了文学批评的态度、作家的个性与作品的风格、文体的区分、文学的价值等颇为重要的问题。所论的“文”是广义上的文章,也包括文学作品在内,涉及了文学批评中几个很重要的问题,虽不免有些粗略,但在文学批评史上起了开风气的作用。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它对文学的价值的重视:“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儒家古有“三不朽”之说,其一为“立言”(见《左传》)。但这主要指政治与伦理方面的论著,与文学并无多少关系。曹丕所说“文章”,则包括诗、赋在内。其实,文学——特别是偏重抒情的文学,很难说是什么“经国之大业”,但曹丕这样说,就把文学提高到与传统经典相等的地位,这对文学的兴盛,当然是有意义的。

背景

根据史料记载,曹丕与父亲曹操及卞太后关系不及弟弟曹植,杨修等人又不断称赞曹植之文采,皆不利曹丕争嗣。因此曹丕借此书使曹操另眼相看。建安以前,文学地位并不独立。当时,扬雄竟斥汉赋为“童子雕虫篆刻”(《法言·吾子》,曹植也认为“辞赋小道,固未足以揄扬大义,彰示来世也。

曹丕在典论呼吁作家要以古代圣贤“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为榜样,努力改变那时这种“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的精神状态,培养自己具有一种脱离功名的心态。曹丕以“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称颂诗赋,使文学趋向自觉的深刻表现。

历史记载

根据《三国志》及《魏书》记载,曹丕写成《典论》以后,“集诸儒于肃城门内,讲论大义,侃侃无倦”。胡冲《吴历》亦夫提到曹丕“以素书所著《典论》及诗赋饷孙权,又以纸写一通与张昭。《魏志》又记载,后来魏明帝太和四年二月戊子,“以文帝《典论》刻石立于庙门之外”及大学,共有六碑”。表明曹丕自己及其后人都很重视这部《典论》。

评价

《典论》全书大概到宋代已经亡佚,今存完篇只有一篇《自叙》和这篇《论文》。曹丕在本文中,批评了两汉以来轻视文学的观点,指出了文学应享有独立地位,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其中涉及到:文学的价值问题,作家个性与作品风格问题,文体问题以及文学批评的态度问题,等等。

曹丕将文学的价值,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指出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把文学摆到了与事功并立的地位。这是对儒家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传统思想的补充、完善和发展,把“立言”的内容丰富了,从而突出强调了文学的“经国”作用和“不朽”意义。

本文标签 曹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