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名城钟祥
湖北历史文化名城钟祥简介
钟祥,湖北省直辖、荆门市代管县级市,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江中游,北接宜城、随州,南邻天门市、沙洋县,东靠京山市,西连东宝区、掇刀区。
钟祥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2700多年,在春秋战国时称郊郢,系楚国陪都,后期曾为楚国国都。
公元1531年,明朝嘉靖帝以自己出生、发迹于此,取“风水宝地、祥瑞所钟”之意,赐县名“钟祥”,升安陆府为承天府,为明朝三大直辖府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县名仍为钟祥。
钟祥境内长寿人口众多,是联合国老龄所认证的“世界长寿之乡”,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全国文化先进县市。
钟祥还造就了明代帝王朱厚熜、楚辞文学家宋玉、楚歌舞艺术家莫愁女等一批历史名人,诞生了“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等历史典故。
钟祥历史文化
一、方言俚语
钟祥市居民使用的语言是钟祥方言,该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有人认为钟祥方言属于西南官话鄂北片区,也有人说属于西南官话成渝片区,还有人说钟祥方言内部分属两个不同方言片区,以冷水、柴湖、旧口为代表的西南地区的钟祥方言属于成渝片区,而其余地区的则属于鄂北片区。
钟祥方言内部的语言存在诸多地域上的差异。在语音层面上,作为西南官话的钟祥方言,语音原本就与北京音极为相近似,后来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居民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升,年轻一代钟祥人的语音也愈来愈向普通话语音系统靠拢。
二、民间文艺
1、良善剧
良善剧系四川梁平县梁山调与当地江汉民歌和地方花鼓戏合流的产物,统称为“二大戏”,俗名“花鼓子”。新中国成立前,良善剧广泛流传于钟祥市乡村集镇,并广及周边随县、宜城、荆门、京山等地。
其传统剧目有《补褙褡》、《站花墙》、《兰桥汲水》、《吕蒙正赶斋》、《劝小姑》、《闹五更》、《赵五娘》、《访友》、《朱氏割肝》等。伴奏乐器以嗡胡、三弦为主,辅以打击乐器。其唱腔委婉,唱词清楚,通俗易懂。
2、钟祥高腔
钟祥高腔又称蔓子戏,为古文戏曲中的“阳春白雪”,因其曲高和寡,故又名清戏。钟祥高腔艺人将宋玉奉为高腔的创始人,供其牌位。入班者一般为举人秀才,并须首先参拜宋玉牌位。
高腔可以化装登台演唱,也可以不化装清唱。乐器伴奏以横笛、洞箫为主,辅以吹奏乐和打击乐,独不用胡琴,这与昆曲相似。
其主要剧目有《回书》、《装盆》、《访谱》、《挑袍》、《脱靴》、《荣归》、《夜奔》、《喜逢》、《顶灯》、《思凡》等,唱词文雅深奥,有固定的词牌。
1962年,经武汉市楚剧团音乐研究室主任易佑庄收集、整理、汇编成册。从此,楚剧重要腔曲之一的“湖北高腔”产生。
3、楚歌
钟祥自古为歌舞之乡。著名楚歌《下里》、《巴人》、《阳春》、《白雪》都产生于郢中。楚歌舞艺术家莫愁女得屈原、宋玉的指导,将寡和之曲《阳春白雪》合乐入歌传唱,把楚国歌舞艺术推向高峰,并传播到民间。
东晋后刘宋年间,产生《石城乐》、《莫愁乐》、《阳春曲》、《白雪歌》,达到鼎盛时期。今仍流传于钟祥的民歌有《号子》、《田歌》、《山歌》、《小调》、《灯歌》、《儿歌》、《风俗歌》7类60余种。其中以《扬歌》最有特色。
三、风土人情
1、饮食习惯
钟祥人的饮食原料以大米为主,其次为小麦米。饮食品种方面,主要是大米饭,其他还有粥、面条、粑粑、酒糟等。夏季还有钟祥特有的食品:米茶。
钟祥人吃粥一般都是用大米煮的,可以加些菜叶,叫菜粥。早餐吃粥,偶尔伴点儿雪里红、榨菜等小咸菜。吃粥的时候,除了早餐,一般都会有粑粑相伴。粑粑一般用小麦面做成。用小麦面掺以油酥做的叫酥粑粑,也称酥饼子。面条和酒糟通常在早餐的时候出现。
米茶是钟祥特有的食品,限于夏天做,称炒米茶。米茶虽名曰“茶”,共原料却跟茶叶没有任何关系。其做法是:先将大米放进锅里干炒,炒到大米发黄带焦时用水淘,然后放到锅里用水煮,待米都煮得漂到水面且开了花的时候,即算大功告成。
米茶炒好后,一般凉了以后再吃,赤日炎炎的夏季,无论是城市乡村,贫富贵贱,钟祥人的饭桌上都离不了米茶。
钟祥具有不少具有本地特色的佳肴。如蟠龙菜、粉蒸肉、夹肝肉、香肠、鸡蛋饺子、圆子等。这些菜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往往只有在春节或婚嫁生日等重大喜庆之事上才能吃到。
后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其中一些菜肴出现了一些专业的作坊和厂家生产,市场上容易买到,人们可以在平常的日子也能吃到。
2、仪礼人情
钟祥自古亲友之间礼尚往来,名目繁多。时令节日、婚丧喜庆、添丁进口、寿诞迁居,都赠送礼品、祝贺宴饮,俗称“赶人情”或“送人情”,主人那家则称“做事”。
旧时一般以布料、糖、油条等为礼品,后来无论城市农村,基本都以给红包为主。如果是参加婚礼,客人要向新人的父母道喜,常说的祝贺语为“恭贺俩嘎这哈落达心啊。”
新人的父母也会谦逊地笑着说“把俩嘎们都帮忙操达心啦。”参加老人的生日,一般客人会向老寿星祝福,说“俩嘎有福气哦。”“祝俩嘎长命百岁。”
钟祥人历来好客,客至握手相迎,道“稀客”。客走送于门外,嘱“细点走”、“再来玩”。留客吃饭,必有酒,俗有“怪酒不怪菜”之说,叫做“有酒无菜,客人不怪;有菜无酒,站起来就走”,意在强调酒的重要,并非不备菜饭,宴饮必先酒后饭,不可先饭后酒,否则便为“犯上”(“饭上”谐音)。
无论菜肴多么丰盛,主人都会说“没得么事菜的,随意思拈达七。”饭酒必强劝,以客人“喝好不喝醉”为好。主人若不善饮,则请有酒量者陪客劝酒。饭也强添,唯恐客人不饱。
钟祥好玩的地方
一、旅游景点
1、明显陵
明显陵,钟祥人习惯称为皇陵,因为四周高墙封闭,所以当地人又称为皇城,是明代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生父睿宗献皇帝朱祐杬和生母章圣皇太后蒋氏的合葬墓。
明显陵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国家4A级景区,位于大洪山西南方支脉松林山,西距钟祥市区约5公里。围陵面积183.13公顷(约2747亩),占据了整个松林山,是中国明代最大的单体帝王陵。
2、黄仙洞
黄仙洞景区位于大洪山脉南麓湖北省钟祥市客店镇境内。黄仙洞,俗称黄金洞,是国家级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点,距钟祥市郢中城区六十六公里。
黄仙洞是国家4A级景区,世界级景观共4个:边石池大厅、钙膜片边坝、三拱门景观、石将军溶蚀石芽。
3、彭墩乡村世界
彭墩乡村世界位于钟祥市西南边陲的丘陵地区,2013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主要观光项目有村容村貌、农民住宅小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农民公园、彭墩文化广场、彭墩文化艺术中心、农耕文化博览园、购物一条街等八大项目数十个观光景点。
4、莫愁湖
莫愁湖又称沧浪湖,俗名北湖,位于钟祥市郢中城区北隅,因战国楚宫歌姬莫愁女而得名。莫愁湖面积2平方公里,湖内盛产菱角、鲜鱼、莲藕,为莫愁湖国家湿地公园的一部分。
5、大口国家森林公园
大口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钟祥市郢中城区东南30公里,因“大口小口,清泉涌出”的山泉而得名,是汉江平原首家国家级森林公园,占地面积达10余万亩。在公园内有438种植物,其中国家一类保护植物2种(水杉和珙桐),二类保护植物8种,特别是对节白腊和垂枝侧柏较为罕见。
6、温峡水库
温峡水库景区位于钟祥市郢中城区东北35公里处,是以钟祥市最大的水库——温峡口水库为主体的人工湖景区。水库坝高111米,坝长450米,承雨面积596公里,总库容面5.49亿立方米,水域面积33.7平方公里。水中有大小岛屿20多个。
7、钟祥市博物馆
钟祥市博物馆前身是20世纪50年代初设立于钟祥县文化馆内的文物陈列室;后历经钟祥县图博馆、钟祥县博物馆等发展阶段。2012年6月,钟祥市博物馆新馆在莫愁湖路正式开馆,开办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钟祥历史文物专题陈列》、《清代女尸陈列》、《历代字画陈列》、《革命文物陈列》等展览,常年对外开放。
8、元佑宫
元佑宫位于钟祥市郢中街道东南隅、龙山脚下的镜月湖畔。建于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至三十二年(1571年),占地15000平方米,为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供皇帝返乡、皇室宗亲和州府官员朝奉显陵或举行其它重大祭祀活动的焚修祝厘之所。其建筑风格与北京故宫类似,又与武当道观相仿。
9、石牌古镇
石牌古镇位于钟祥市西南边陲,滨临汉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镇区内古街衢横纵交错,基本保持明清原有风貌。
这些古迹突显了石牌古镇悠久的历史文化,表现了石牌特有的汉代文化、明清传统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戏剧艺术特点。
二、名优特产
1、蟠龙菜
蟠龙菜是钟祥市传统名菜,已列入《中国菜谱》,主要原料有猪肉、鸡蛋、淀粉、面粉等。
2、米茶
米茶是钟祥地区的地方风味小吃,由大米炒制而成,滋味微甜而不淡,略涩而不苦口,既可代替米饭,又具饮茶解渴的作用。
3、野生葛粉
野生葛粉有"长寿粉"之誉,富含淀粉、蛋白质、全糖等多种营养成分及钙、铁、铜等10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4、旧口砂梨
旧口砂梨是主产于钟祥市旧口镇的一种砂梨,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绿色食品,肉质细嫩松脆,汁多,味甜,无涩感,清脆爽口,有清香味。
5、酥饼
酥饼是一种传统的深为钟祥老百姓喜爱的大众特色食品,油而不腻,入口即化,有甜和咸等几种口味。
6、石牌香干
石牌香干以优质大豆为主要原料,以精酱、中草药、五香料、川椒为辅料,采用传统的作坊制作方法,再加温、真空包装精制而成,不含防腐剂。
7、丰乐河陀螺包
丰乐河陀螺包子是一种陀螺型的小馒头,所以又叫陀螺馒头。其做法特殊,做工巧妙,面很紧,撕出来一层一层,千层百层可以旋转撕下来,而且比一般馒头有嚼劲,并有一种白面的微妙的甜味。
8、长寿米
长寿米产于钟祥市长寿镇,有黑稻、香稻等8个品种。长寿米形长,颗粒饱满,色泽晶莹,含多种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
9、云雾茶
云雾茶产于大洪山南麓的娘娘寨,条索挺秀自然,白毫满披,色泽翠绿,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1994年"娘娘碧簪"云雾茶获首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特等奖。
看了以上的介绍是否对钟祥更加了解了呢,更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请关注历史文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