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人物绰号的来历
绰号简介:绰号的来源是什么?绰号都有哪些含义?《水浒传》中的绰号都有什么作用?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绰号简介
绰号(nickname),又称外号、诨号、在部分中国方言中绰号等同于花名。
绰号又可以细分为两种:
(1)善意的昵称是指绰号无侮辱性是平常亲人朋友等人使用的称谓,更加体现出亲昵、亲密的感情。 (2)恶意的侮辱性绰号,是指绰号具侮辱性,给别人起侮辱性绰号,喊别人侮辱性绰号是一种不尊重人的表现,侵犯了别人的人格尊严,会引起被喊绰号者的反感。
绰号的来源
此词汇最早出现在元朝,是一个在蒙古语影响下产生的词,其词源是蒙语的col,读作:“绰”,意为外号,在元之前,汉文中一直沿用外号,诨号等词。
绰号都有哪些含义?
绰号就是根据某人身上的一些特点,给其取一个有代表性的称谓, 如:水浒传里的108条好汉。
绰号也叫外号,古已有之,并非新生事物。古代的绰号中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绰号有自己所起和他人命名两种形式,一般而言,自己所起,蕴涵丰富而储蓄;他人所命,嬉笑怒骂、诙谐幽默。
历史上许多名人都有一个有趣的绰号,而绰号也使历史名人更富个性化特征。现代著名学者袁庭栋、刘大白对此都有过专门的研究。
《水浒传》各种绰号的来历
一、绰号与纹身
纹身,在宋代又称刺青、花绣,是比较时髦也很受人喜欢的风俗。《水浒传》中最为出名的纹身者有三个:史进、鲁智深和燕青。
“九纹龙”史进,这个梁山第一位出场的好汉,因身上有刺青且刺的是九条龙,所以当地人都称他为“九纹龙”,钟敬文先生称其为“展现了当时的‘锦体’之俗”。
锦体,即纹身,在中国古已有之,据说源于南方吴越一带的少数民族,最初是为了伪装或恐吓野兽,慢慢演变为一种信仰习俗,到宋代民间颇为流行,是追求自由与正义、彰显魅力与个性的内蕴体现。
“浪子”燕青,就是当时以纹身为主题的社团——“锦体社”里最厉害的人物。燕青,又称“燕小乙”。古人称燕子为“乙鸟”,小乙则是从他的“燕”姓而来的,取的是身手敏捷轻灵如飞燕之意,而他的英俊洒脱、风流倜傥,更多的源于他身上有极好看的“花绣”。
燕青的纹身,是“遍体花绣”。小说家并没有直接描绘燕青的纹身为何物,却用当朝名姬李师师对燕青刺绣的万般仰慕、泰山打擂众人见到纹身时的无比倾倒喜欢等情节,侧面烘托了这身花绣的神奇魅力。
另一位因纹身得名的好汉是鲁智深。智深乃法名,他本名鲁达,江湖人称“花和尚”鲁智深。身入佛门而不守清规戒律,酒照喝、肉照吃、架照打,并非“花和尚”的由来。
“人见洒家背上有花绣,都唤俺做‘花和尚’”,一身花绣,把嫉恶如仇、仗义任侠、威武粗犷的一条大汉内心的细腻与爱美之心表露无遗,秀出了英雄好汉的另一种男人气概。
二、绰号与取名
中国民间传统,给小孩起一个丑、贱的名字,如“狗剩”“老憨”之类,可以不引起阎王和各种鬼怪的注意,容易生养长大。梁山好汉的绰号,也有这种以丑名为绰号的情况。
世代以相扑为业,连李逵也不是其敌手的焦挺,人称“没面目”。没面目,本意为“没有脸面”,有学者解释为“长相不好”,但其绰号的意思应该是多次投奔别人无着落,失了面子,“没有脸面”之意。倒得后来,声名远播后,倒演变为“不讲情面”之类的了。
《水浒传》中,以丑为绰号的还有“赤发鬼”刘唐、“青面兽”杨志。刘唐因鬓上长有朱砂痣,且痣上生毛,故名“赤发鬼”;杨志因脸上有青色胎记,又因出身将门之后,武力强劲,故称“青面兽”。
此二人的绰号皆起源于相貌,却又与人物不太受欢迎的性格极为一致。至于排在108好汉座次末尾的“白日鼠”白胜、“鼓上蚤”时迁、“金毛犬”段景住,绰号在昭示人物特长的同时,也在因人物展现着职业和性格上的污点。
宣赞因相貌极丑被称为“丑郡马”,武大郎因矮小丑陋被称为“三寸丁谷树皮”,则完完全全是借助民间称谓,来讽刺挖苦人物缺陷的恶称了。
三、绰号与器用
物质生产民俗包含诸多方面,涉及饮食、建筑及器用等多个方面,而器用民俗指的是“以器物用具延伸人体器官功能,实现增强生活能力的需要”,《水浒》人物绰号中,也反映出民间生产生活器物和用具的情形。
一个是“混江龙”李俊,“混江龙”本来是治理河沙的工具。据说宋代为了清理黄河中沉积的泥沙,发明了一种巨大的铁耙,通过搅动积落在河底的泥沙,使泥沙逐渐随着水流进入海中,这种翻搅泥沙的铁耙就叫做““混江龙”。
梁山好汉李俊以此为绰号,极言其水性甚佳,有翻江倒海的本事之意。另一个是“黑旋风”李逵,“旋风”是宋代的一种火炮,威力极大。李逵面黑似铁、性烈如火,以“黑旋风”来形容他实至名归。
四、绰号与神话传说
民间传说中,有一些动物因其生物特点和体貌特征,已被异化或神话,将这一类事象作为人物绰号,是小说《水浒传》的一大特点,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如“玉麒麟”卢俊义、“火眼狻猊”邓飞和“旱地忽律”朱贵。
坐水泊梁山第二把交椅的卢俊义,出身于富商之家,世居大名府,广交豪杰,仗义疏财,拳术、棒术、枪术天下无双,人送外号“玉麒麟”。麒麟是民间传说中代表祥瑞之气的神兽,卢俊义身形俊朗、仪表堂堂,待人宽厚,方被尊为“玉麒麟”。
从绰号中可以想见卢俊义富甲一方、雍容华贵和武艺超群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人们对宋江股肱之人的尊重。狻猊也是传说中的神兽,其状如狮,凶猛异常。邓飞只因“双眼赤红”,就被人唤作“火眼狻猊”,可见其本事。
《水浒传》中绰号的作用
一、《水浒传》人物绰号是审美心理
一是崇尚武力。宋代国势衰微、社会动荡,常受外族侵略,人们崇尚武力。有一门技艺,希望通过取个响亮的绰号,来彰显或夸大其本事。如“小李广”花荣、“小温侯”吕方和“病关索”杨雄等。
二是尊崇龙图腾。远古以来,汉民族一直崇拜龙,把龙当作图腾,史进等人用龙的图案来纹身,用龙的称谓来做绰号,正是龙崇拜心理的体现,也是一种奋发进取的标志。当下,龙崇拜已成为包括汉族、彝族、壮族等多个民族的心理特征。
三是信仰原始宗教。民间百姓历来多信仰鬼神迷信传说,认为诸事诸物皆有灵魂,敬畏和惧怕鬼神。阮家三兄弟分别用“太岁”、“二郎神”和“阎罗王”三个民间事象做绰号,凶悍勇猛、个性鲜明的性格特点即刻深入人心。
二、《水浒传》人物绰号是民俗伦理
民俗伦理,指通过民俗文化构建起来的,所有成员行动和思考多遵循的准则。宋代重理学,讲伦理,民间的伦理可通过《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窥见一斑。
民间“重男轻女”的宗族观。梁山泊好汉一百单八个,女性居者三。论本事、论功劳,皆是响当当的英雄,可她们的地位、座次都远远与贡献不符,作者明褒实贬,使其成为异化了的“女好汉”。
一是“一丈青”扈三娘。“一丈青”是一种毒蛇的名字,扈三娘貌美如花、功夫了得,后来也曾活捉郝思文、彭玘、董平,立下赫赫战功,排名却还在矮小好色、武艺平平的丈夫王英之后。
二是“母夜叉”孙二娘,“母夜叉”是民间传说中的一种怪物,现多用来形容胆子大、武艺强、性格暴的泼辣女子。
三是“母大虫”顾大嫂。顾大嫂开张酒店,武艺甚好,二三十人近她不得,“母大虫”是对其本事的褒奖。而在民间传统风俗中,称一个女子为“母老虎”,无一例外,都是指其凶悍了。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长者包办婚姻观。扈三娘和王英本无关系,只因宋江为兄弟许下的一个诺言,在攻破祝家庄,家人被杀、自己也被俘后,扈三娘被强行安排下嫁给王英。
一方面,显现了男权社会里家长制度的强势,女子无力主宰和掌控自己的婚姻命运。另一方面,这对最不可理喻的夫妻结合的情形,验证了民间故事中“美妇常伴拙夫眠”的类型模式。
作家创作的宗旨,是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手段为作品主题服务,小说中人物绰号的描写也没有脱离这一创作主旨。宋江能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成为众英雄好汉的首领,不在其智力、不因其武艺、更不仰赖其财力,更多的是缘于其仗义疏财、扶危济困的英雄性格,这一性格也体现在宋江的绰号“及时雨”上。
及时雨,是播种时节,在最好的时机帮助植物成长的雨水。宋江因其“为人急公好义,常救人于危难时刻”,所以在“呼保义”、“孝义黑三郎”之外,又号及时雨。梁山好汉大都具有这种“路见不平一声吼”的侠义之气,所以才能扛起“打抱不平”、“替天行道”的大旗,聚义梁山。
梁山好汉们不但有侠义之气,还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忠君爱国的忠义之心,在绰号上则体现为民间信仰中对忠君报国的历史人物的喜爱。如,“病关索”杨雄、“病尉迟”孙立、“赛仁贵”郭盛、“小李广”花荣和“小温侯”吕方等。
传说关索是关羽的儿子,武功极为了得;尉迟指的是唐朝开国猛将尉迟恭,已成为民间安全的守护神;“仁贵”即薛仁贵,是唐朝抵御外敌、保家卫国的军事大家;“温侯”指的是被封为“温侯”的东汉名将吕布;李广是西汉抗击匈奴的飞将军。
“病”和“赛”同为“超过”之意,这些人物都是民间认为最具武力、侠义和衷心的历史人物,梁山好汉如此取名,除了壮大声势外,也隐含着渴望“封妻荫子”的忠君报国思想。
绰号可以诠释人物的性格,与情节发展联系密切,在某些特定场合更能推动情节的顺利发展。《水浒传》中每一个人物的绰号,都是作者的精心设计。
武松,初出场到后来的打虎、杀嫂、鸳鸯楼等事件中,皆无绰号,后来因有了假扮“行者”避难的经历,在上梁山后才有了“行者”的绰号。这一绰号的获得,又为后来功成名就后出家为僧的情节打下了基础。
绰号作为小说人物的第二张名片,丰富了人物形象、推动了情节发展、深化了小说主题,凝聚了一个时代、一个地域的人群共同享有的文化习俗,提升了小说的艺术水平。
-
上一篇: 《水浒传》善终的好汉介绍
-
下一篇: 《水浒传》108将排名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