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搜索
最新文章
-
-
《丘比特的胜利》作品介绍
《丘比特的胜利》卡拉瓦乔的这件作品是应意大利贵族休斯迪尼亚尼侯爵的委托而创作。这件作品的主人翁怎么看都是一位普通人家的顽皮小孩,他全身赤裸,嬉皮笑脸。作者运用很强的光把丘比特突出出来,使小男孩的形体显得极为真实。特殊的明暗光影法把多余的东西...
-
《圣母之死》作品含义解析
《圣母之死》,卡拉瓦乔一生中最杰出的作品,这幅画标志着他创作的顶峰。作品特色这是一幅祭坛画,是为罗马的圣玛利亚——德拉▪斯卡勒教堂所作。圣母玛利亚归天是一个传统题材,过去有不少艺术大师画过,但像卡拉瓦乔这样的圣母升天图的确谁也没有画过,可谓...
-
《台阶上的圣母》作品介绍
《台阶上的圣母》是普桑返回罗马与亲人团聚后应订户之约完成的一幅宗教画杰作。简介普桑于1640年回到巴黎这段时期,为路易十三的宫廷完成了大画《耶稣基督订立圣体圣事》,为宰相黎塞留的豪华住宅作了天顶画《时光与真理》、壁炉装饰画《跪在燃烧的未开垦...
-
《阿卡迪亚的牧人》作品含义解析
《阿卡迪亚的牧人》是尼古拉·普桑1638—1639年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这种非现实的牧歌式悲凉情调,在一定程度上,表露了画家当时的处境与对艺术的憧憬。画上人物的服饰都是仿效希腊雕刻风格的。他始终把这种形象视为艺术的崇高表现。不过对于西方人来...
-
《痴儿西木传》作品简介与评价
《痴儿西木传》是2008年4月1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格里美尔斯豪森。内容简介一个孤儿被一户农家收养,十岁时为避战火,逃进一座森林,他遇到一个隐土,隐士给他起了名字:西木卜里其西木斯,即纯朴无知之意。在隐士的教育下,西木学会...
-
沙龙文学的起源与发展
沙龙文学是十七世纪上半叶和法国世俗现实主义文学相对立的一个贵族文学流派。它是指在客厅的文艺座谈中演出与朗读的文学作品,且以小说居多。其中或缅怀中古,描写狩猎和战争故事,以美化和歌颂大贵族,大封建主;或编写悲欢离合的艳情故事,以粉饰贵族男女的...
-
-
管弦乐组曲《水上音乐》介绍
《水上音乐》,又称《水乐》、《船乐》。亨德尔作于1715年,是一部管弦乐组曲。传说是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上为新即位的英皇乔治一世演奏的,故有“水上音乐”的美名。全部组曲由二十首小曲组成,开始是一首法国式的前奏曲,其后是布莱舞曲、小步舞曲等各种...
-
清唱剧《弥赛亚》简介
由亨德尔所创作的《弥赛亚》可说是全世界被演唱最多的清唱剧(包括以英文及其他许多语言,当然英文唱的最多),也是基督徒耳熟能详的圣乐。作品简介亨德尔的清唱剧创作远从1708年即开始,一生约有两大作品,除了两首以意大利文写作之外,其他都以英文的脚...
-
《B小调弥撒》作品内容介绍
B小调弥撒,巴赫于1733年写成了这部弥撒中的“恳求主,赐怜悯”(Kyrie)和“荣耀颂”(Gloria)这两段,是为了奉献给萨克逊的选侯西格斯蒙德三世(Sopsmundm)的,当时这位选侯是巴赫所居之地的地方长官,后来成为波兰的国王。巴赫...
-
《马太受难曲》的创作背景
“马太受难曲”是由德国著名音乐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于十八世纪创作,巴赫被称之为“西方音乐之父”。这部曲子共分为78首分曲,真实地再现了耶稣被犹大出卖、被捕、受审、被钉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场景。乐曲介绍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一生受雇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