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袈裟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献袈裟节,德昂族代表节日,10月中下旬至11月中下旬,缅历7月月圆至8月月圆期间。善男信女要向僧侣敬献袈裟,在8月月圆日点灯迎神,举行各种娱乐活动。此日又称“光明节”。
德昂族,也称“崩龙族”,是中缅交界地区的山地少数民族,民族语言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分为“布雷”、“汝买”、“若进”三种方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因长期与傣、汉、景颇等民族相处,许多人通傣语、汉语和景颇语。
德昂族主要居住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缅甸联邦共和国交界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大分散小聚居的民族,分布范围非常广,中国一侧在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保山、临沧等3个地州9个县市,缅甸一侧在掸邦、克钦邦等地。
袈裟节,德昂语称“赶亭”,袈裟,德昂语称为“黄单”,时间是农历十月十四、十五日。这个节日德宏州内各县市德昂族的具体活动内容不同,核心都是供袈裟给佛爷。
芒市的袈裟节除了供袈裟外,还伴随着一个非常独特的推大象活动。据说佛祖托生那天属象,因此编个大象,供袈裟纪念他。
另有说法为:大象是释迦牟尼佛的一个徒弟,当它学成要上天时就供一个袈裟给佛爷,后来它跟随佛祖从天上驮着经书来到人间,使人们有经书可以学习,所以人们用推大象的形式来纪念它。因此,德昂族推大象的活动又称“赕袈裟”。推大象是一个融合宗教仪式、竞技娱乐的活动。
早上,长老们安排其他人员一起砍竹子,编大象。大象全用粗篾条编成,身长约10米,高约2米,包括象鼻、象耳、象身、象尾等部分。
德昂族人民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他们用一根麻绳把大象的鼻子固定起来,使鼻子往上翘,很神气,德昂族妇女又在那根麻绳上装饰鲜花,使那根麻绳不是那么突兀。
用两片笋叶剪成象耳形状挂在两边,象身无腿,象腹部分是可以装袈裟的地方,而象腿的位置则变成四方的竹篮,用来承接赕品,赕品以袈裟为主,袈裟可以是集体赕也可以是私人赕。
下午四点前,大象摆放在泼水亭,信徒陆续前来把赕品放在大象身下的竹篮里,把带来的鲜花、穿成长串的米花挂在大象身上。
天渐渐黑了,安长主持仪式,大家敲锣打鼓放鞭炮迎请大象到奘房,妇女们向袈裟抛撒米花。村民开始抬着大象绕奘房三圈,途中边推边绕。
在僧侣众多的时候推大象还有这样的风俗:推大象时分为主寨和客寨两方来推,客寨可以是好几寨联合起来,哪寨推赢了袈裟就归哪寨,得到的袈裟是保佑全寨人的。
双方为获得胜利都选28岁以下的精壮男子,人数均等,推的时候每寨人都不遗余力,常常出现长竹竿推断、人员受伤的情形,而参与竞技的人并不害怕受伤,周围不断有人放鞭炮、敲锣打鼓,现场叫好声与加油声交错,气氛热烈。
结果通常是主寨赢,并非客寨谦让,而是主寨关乎荣誉,势在必得。推完大象,把袈裟捧进奘房里供奉给佛爷,念经后节日就结束了。
此外缅历四月十五,孟族人会将全寨子中的长者集中起来,施舍斋饭。青年们会募钱做斋饭招待守戒者,并敬拜和尚。缅历四月十六孟族人要持花前往寺庙向和尚们敬献袈裟。
-
上一篇: 缅甸的点灯节是什么节日
-
下一篇: 曼德勒皇宫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