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世界文化

印度史诗《罗摩衍那》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3:35:35

《罗摩衍那》(梵语,Rāmāyaṇa,意思为“罗摩的历险经历”),与《摩诃婆罗多》并列为印度两大史诗,作者是印度作家蚁垤(跋弥)。

全书是诗体,用梵文写成,诗律几乎都是输洛迦(意译为颂),即每节2行,每行16个音节。全文共分为七章,24000对对句。内容主要讲述阿逾陀国王子罗摩(Rama)和他妻子悉多(Sita)的故事。

作品简介

罗摩衍那和另一部更长的史诗《摩诃婆罗多》是印度文化的基础,对印度文学、宗教的发展有相当大的作用。罗摩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甚至相当于耶稣在基督教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罗摩衍那成书不早于公元前300年,第二章到第六章是原作,第一章和第七章可能是后来(不早于公元前200年)补充进去的,原作将罗摩描绘成一位理想的英雄,但后来补充的部分将罗摩说成是毗湿奴的化身,两部分的文笔也不一致。

原书依据吠陀体系推算,罗摩和罗刹魔王罗波那(Ravana)之间的战争发生在距2005年880,147年之前,印度传统的历书都是根据这种推算编制的,但是并不为现代历史学家所接受。

印度传统认为罗摩是毗湿奴的化身,他杀死魔王罗波那,确立了人间的宗教和道德标准,神曾经答应蚁垤,只要山海还存在,人们就仍然需要阅读罗摩衍那。

20世纪70年代大陆梵文学者季羡林、黄宝生翻译《罗摩衍那》,为全世界迄今除英译本之外,仅有的外文全译本。

《罗摩衍那》意思是“罗摩的游行”或“罗摩传”。罗摩是印度古代的传说中人物。后逐渐被神化。

创作背景

这部史诗的作者传说是跋弥,或称伐尔弥吉,意译蚁垤。对此学者虽有意见分歧,但统观全书,尽管写成的年代不同,新老成分并有,但基础部分文体大致是统一的。因此很可能有一个作者对全书进行过加工,这个作者就是蚁垤。

蚁垤生卒年代不详。按照传说,他原出身婆罗门家庭,因被遗弃,被迫以偷盗为生。传说他静坐修行数年而一动不动,无数蚂蚁在上面筑巢生息,身体成了蚂蚁窝,所以叫做蚁垤。

有人说他是古代的仙人,或是金翅鸟的儿子,还有人说是一个语法专家。当神的使者向他讲述了英雄罗摩的故事后,资质平庸蚁垤却无法把它记录下来。

直到有一天,他在树林中看见一个猎人射死了一只雄麻鹬,雌麻鹬因惊恐与悲哀惨叫不止,面对此情此景,悲愤不已的蚁垤突然脱口而出合辙押韵的话语,一种优美、和谐的诗体就此神奇的诞生了,这就是被后人称为输洛迦的短颂体,蚁垤正是用这种诗体创作了《罗摩衍那》。

如今标明的作者已经笼罩在神话传说的迷雾中,其历史真实性难以考证,他们有可能是这大史诗原始形式的作者,也有可能是在这大史诗形成过程中虚构的作者。

《罗摩衍那》最初只是口头流传,增增删删,因人因地而异。写成以后,仍无定本。大家公认在全书7篇之中,第1、7篇晚出,第2~6篇是全书较原始的部分。

因此,这部包括24000颂(现代精校本为近两万颂)的大史诗绝不会成于一时,它的成书年代约在公元前3、前4世纪至公元2世纪之间。全书7篇按顺序是:《童年篇》、《阿逾陀篇》、《森林篇》、《猴国篇》、《美妙篇》、《战斗篇》和《后篇》。

本文标签 印度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