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世界文化

高句丽初期宗教是怎么样的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1-21 11:17:00

高句丽建立于公元前三十七年,是古代中国的东北地区以及朝鲜半岛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作为东北疆域的封建政权,高句丽的民族人文结构组成基本是和扶余人,以及迁徙过来的汉族人,几百年之后又吸收进来的部分人和古朝鲜的一群遗民、三韩人等。

魏晋南北朝以后,由于中原地区长期持续的战乱,汉族和少数民族的迁徙给高句丽带来了劳动力和中原文化和先进的技术,这段时期高句丽更加发展。之后的几百年间,高句丽基本上一直与中原保持友好关系,高句丽的王室向中原各王朝俯首称臣。

从汉代到唐朝,高句丽的宗教信仰一直贯彻左右,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高句丽人的宗教信仰基本可以分为三大类别——原始宗教、佛教、道教。关于高句丽的原始宗教,它其实是由高句丽本土民族信仰和崇拜作为根基演变而来的,它的原始社会经过经验积累和风俗习惯等祖祖辈辈遗留下来的集合体除了本土的原始宗教信仰,还有外来传入的佛教、道教等,它们一起构成了高句丽的宗教系统,影响着高句丽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

宗教与政权:高句丽宗教演变的政治与文化理念

1.原始宗教的儒道化

高句丽一直保持着朝鲜遗民的祭祀、日神、汗神等崇拜。到了后来,随之与边疆东胡族、汉族等往来和外族人口迁徙等带来的新宗教和文化思想的影响,高句丽的原始宗教信仰开始渐渐走向儒教化、道教化、佛化的新的道路。

高句丽与汉族的交往频繁,其中,影响力最大的中原文化便是儒教礼仪。儒教的思想追求圣德仁爱,它更加注重人伦道德,通过儒家经典来讲授君王人臣的关系、天人合一等理念。这些儒家理念被王权贵族这些高层阶级利用,将这些礼教规定和精神法则服务于统治阶级。

以其“天佑之民,作之君,作之师”的儒法观念来得民心,从政治礼仪行为和心理上达到提高和巩固王权的目的。

南北朝之后,高句丽与中原的交流更加频繁,政权间的朝贡贸易和朝拜进献等行为越来越多,高句丽接受中原王朝的册封,不断吸收和学习儒家文化,对儒法系统礼制精神的追求和顺应。他们向中原的君王称臣,从天神祭祀退之次要的日神崇拜,以此规避与中原儒礼规范的冲突,又能让政治礼法思想教化百姓,使王权神圣化。

汉魏时期的战乱军队和民族使节、贸易商人以及由于社会动荡导致的民族迁徙使道教得以传播。中原汉族人口迁徙至东北边疆高句丽等地躲避战乱,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流融合。唐朝时期,中原统治者信奉道教,将老子神化,高句丽与中原的频繁朝贡使之加强了辽东地区与内陆南北之间的联系。人口的流动带动了两族文化的交流和道教的传播。

道教以方术和哲学自然融为一体,它更贴近于庶民阶层,从民间信仰演化而来,它守卫民间以及民众的现实利益,深受百姓的喜爱,有雄厚的群众基础。随着道教传入高句丽,神仙道的教义和咒术老庄思想开始向各个阶层渗透,渐渐与原始宗教和儒佛之间融合转化,因为其适应封建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得到社会阶级的支持,然后日益成熟。

本文标签 高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