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事件  中国历史事件

土木堡灭了明军精锐为什么没灭了明朝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9:49:01

土木堡之变,可以说是明朝的一次重大生存危机,在明英宗朱祁镇带走整个北京城精锐和大部分勋贵之后,此时的北京城几乎就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这也使得也先在长城外消灭明军主力之后,认为直取北京是一件手到擒来的事儿,但也正是这个“认为”让他错失了灭亡明朝的最后机会。

今天,就为大家从政治、军事及经济角度分析为什么也先在土木堡消灭了明军精锐,却灭不了明朝,如果想灭亡明朝,也先应该怎么做?

首先,从政治上来说也先出师不正,周边势力不愿相助

我们都知道,也先仅是瓦剌太师,他一直希望自己能够真正取代成吉思汗的后裔脱脱不花,成为蒙古的领袖,但是由于其出身并非成吉思汗后裔等其他原因的制约,使得他一直不能被整个蒙古草原的部族所承认。

因此,他在内部无法解决自身政治背景的情况下,走上了一条所谓的曲线救国路线,由于蒙古草原一向遵从强者,于是也先选择了在政治上归附打败了成吉思汗后裔所建立元朝的明朝统治者,希望借此获得明朝的政治承认,为自己在蒙古各部落中成为领袖增加政治加分,顺道开展与明朝的朝贡,占点便宜。

但是,正是这个耍小聪明的朝贡行为,点燃了土木堡之变。由于也先以次充好,以少充多,向明朝申报了派遣三千人的使团前往北京,但实际只有二千人,希望冒领明朝的赏赐。明朝发现后申斥其欺诈行为,并将瓦剌所贩马匹价格惩罚性削减,这引起了也先的极度不满。

后来又发生了荒诞的公主下嫁案,恬不知耻的希望明朝下嫁公主给自己的儿子,被明朝断然拒绝。挂不住面子的也先,于是纠集蒙古各部,自大同、辽东、宣府、甘州这四个方向向明朝发起进攻。

虽然,也先在土木堡大败明军,但是由于其之前属于明朝臣属,擅自挑起对宗主的战争属于不义之战,因此从政治上,除了瓦剌所控制的蒙古诸部以外,北方其他部族大多并未响应其军事行动。

其次,军事上明朝进行了全面动员,军力得到迅速恢复

明军土木堡惨败,给明朝在整个北方的防御体系造成了重创。原本明朝相对完善的九边防御体系,在土木堡之变后,最为重要的宣府及京师一线出现了致命的缺口,北京城几乎裸露在蒙古骑兵的面前。在已经无法补上九边防线缺口,同时京师仅剩不到十万老弱残兵的情况下,于谦临危受命,担负起了保卫京师的重任,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卫岌岌可危的都城。

1.首先整顿和加强北京的防卫力量,从全国各地调集士兵来京,加强训练,同时派遣官员前往各省召集勤王军队;

2.动员军民将原本储存在通州仓的粮食迅速运往京城,增加北京后勤补给能力,避免落入瓦剌手中;

3.在京师内外,严查就惩办瓦剌奸细,同时派遣官员前往顺天府、通州等京畿地区,安抚军民,撤换各府县不称职者,任用贤能官吏,以此安定京畿社会环境;

4.下令京畿地区工匠日夜赶造兵器,同时责令边关将领收集土木堡明军丢失的武器和溃散的士兵,用以加强边防力量;

5.严惩土木堡之败的罪魁祸首王振及其党羽,并对擅离职守、畏敌逃跑的边将和镇守宦官予以一并处理;

6.在明英宗朱祁镇被俘之后不到二十天的九月初六,于谦等文武大臣扶持朱祁钰成为明朝新任皇帝,以此杜绝也先利用明英宗的逼迫明朝的计划。

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明朝在京师的军心士气得到了极大提振,兵力由原先的不足十万人,迅速扩充到了二十二万人。

面对大兵压境的也先大军,于谦更是下令铸造功赏牌,鼓励军民奋勇杀敌。并在阵前慷慨挥泪,激励三军,颁布临战军令:“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其将。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

面对政治上的孤立,以及军事上的实力变化,也先已经无法对北京造成威胁。此时,还寄希望于利用明英宗朱祁镇躺赢的他,早已失去了战争初期的优势,不知道此时面对的不再是那京师原有的十万老弱病残,而是二十二万士气饱满,一心死战的奋勇之士,以及一位新的明朝皇帝明景帝朱祁钰。

他的目标依旧是执着于攻击明朝的首都北京,希望以此获得政治及军事上的重大胜利,但这样的目标已然无法实现。

本文标签 土木堡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