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年12月26日:农史学家万国鼎出生
1897年12月26日,万国鼎在江苏省武进县小新桥乡出生。万国鼎(1897年12月26日~1963年11月15日),农史学家,中国农史学科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首届主任,终生致力于农史资料汇集和整理,农业古籍和农业历史的研究。他主持汇集和整理、分类辑成的中国农史资料共613册,4000余万字,并创办我国最早的农史刊物《农业遗产研究集刊》、《农史研究集刊》,在国内外农史和科技史学界颇具影响。
事业经历
1916—1920年,万国鼎先生就读于金陵大学,不仅认真钻研现代农业科学,也注重文史课程,学习成绩优良,在校期间就发表文章数篇。曾任金陵大学农林学会会长、《金陵光》编辑、学生自治会主席、五四运动议事部副主席、南京学生会金大学生代表等。
1920年,万国鼎先生留校担任助教,协助钱天鹤教授进行蚕桑教学研究推广工作,1921年经钱教授推荐到上海的美国丝商设立的生丝检验所(当时称万国检验所)担任技师。1922年6月,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担任编辑,负责编辑和校订有关农业的图书。1924年1月,回到金陵大学任农业图书研究部(1932年9月改组为农业经济系农业历史组)主任。
在这十余年中,万国鼎先生致力于古农书的收集、整理、研究,同时对中国农业历史研究作了一系列的开创性工作,如在金陵大学开设“中国农业史”课程,着手编写中国农业史专著等。1932年11月,万国鼎先生就任南京国民政府国防设计委员会(1935年该委员会改组为资源委员会)专职专员,在以后的五年间主要从事田赋调查等事务。1932—1948年,他还担任南京(战时迁重庆)中央政治学校地政学院、地政专修科、地政系教授。
1947年8月中央政治学校改为国立政治大学,万国鼎先生任地政系教授及系主任,解放前夕,他和一些反对学校南迁广州的师生一起,坚持上课,一直到1949年6月学校解散。其间还担任中国地政学会理事、《地政月刊》总编辑、中国地政研究所导师兼研究主任等职务,撰写了大量的研究文章。
人格特点
万国鼎先生年轻时就对自己要求:“有为者高瞻远瞩,随时随地,择善坚持,而不较一日之短长。不怕当前困难,不计一时得失,常作五年十年的打算。”万国鼎先生为农史事业奋斗的一生,来自年轻时立志写作一部《中国农业史》,他经过多年的资料积累、学习研究,克服了种种困难,在晚年不仅完成了心愿,而且由于他的不懈努力,带动了农史研究的发展,奠定了中国农业历史学科的基础。
万国鼎先生解放前一度从事地政调查、研究与教学,其间有很好的仕进机会,但他那时就给自己写下了座右铭: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他将精力多用在了学术研究之中,尤其在解放后,又重新投身农史研究,辛勤耕耘,最后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我国农业历史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