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事件  中国历史事件

2021年6月27日:张培基逝世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8:50:31

张培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任教,系福建福州人,出生于1921年。中国当代著名翻译家。2021年6月27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个人简介

张培基,1921年生,福州市人,1945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文系,同年任英文《上海自由西报》记者、英文《中国评论周报》特约撰稿者兼英文《中国年鉴》(1944—1945年度)副总编。翌年,张培基赴日本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国际检察局(IPS)任英语翻译,约两载半,随后赴美国印地安纳大学研究英国文学,1949年肄业回国。

张培基生前历任北京外文出版社编译、中国人民解放军外语学院英语教授、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教授兼该校出版社总编辑,以及中国译协第一、三届理事,《英语世界》杂志顾问。他的主要译作有:柔石著《为奴隶的母亲》、曹禺著《明朗的天》、杨植霖著《王若飞在狱中》、王士菁著《鲁迅传》、廖静文著《徐悲鸿一生》等。

张培基曾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担任英文翻译,并亲身经历过东京审判。

公开资料介绍,东京审判从1946年5月开始,直到1948年11月结束。张培基从1945年开始参加审判前期准备工作,从1946年至1947年都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担任中国检察官的助手,工作时间共计2年7个月,工作包括翻译相关材料和检察官之间的来往备忘录等文件,以及帮助整理资料。

主要经历

张培基先生,中国著名翻译家,杰出教授,先后在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任教,系福建福州人,出生于1921年。早年移居上海,在那里接受了初等和中等教育。张先生1945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国文学系,同年任《上海自由西报》英文记者、 英文《中国评论周报》特约撰稿者兼《中国年鉴》(英文)副总编。1946年赴日本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任英语翻译,随后留学美国,就读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英国文学系研究院。

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几天,他便毅然飞回了祖国的怀抱。那一年张培基先生年仅28岁。之后,他在华北大学、革命大学学习并参加了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张先生1951年到北京外文出版社从事编译工作,历四载。1955年起他便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校(今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执教,一干就是25年。随着该校校址迁移,张家口、北京、洛阳等城市都留下了他的足迹。1980年张先生转业到地方,开始在北京对外贸易学院(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任教,1991年退休。

他曾任研究生导师,北京市高级职称评委,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外文出版社英文翻译顾问,获国务院颁发的突出贡献者特殊津贴。

他的名字已经被列入《中国翻译家词典》,在当今中国翻译界有着重要的地位。几年来,他一直在为《中国翻译》杂志的"翻译自学之友·汉译英练习"专栏撰稿,这些译文自然流畅并且极具文采,充分体现了译者的翻译理念,实乃翻译作品的经典,令许多读者和翻译爱好者受益匪浅。

这些译文后来被收进《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集结出版,不但为中国学者进一步研究翻译理论与技巧提供了丰富的实例文章,而且为外国学者研究中国五四以来知识分子的思想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素材。目前他还担任《英语世界》杂志的顾问,同时他也是北京一所民办学校的顾问,作为一名老教育家,他为该校的师资培养做出了很大贡献。

工作业绩

张培基先生在译坛孜孜不倦地耕耘了50年,他的译著和专著(详见文后译著年表和专著年表)在学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被国内外图书馆收藏。长期以来海内外一直有学者在研究他的作品。早在1992年,时任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主任的金圣华女士就撰文"张培基教授",称对张先生所著的《英语声色词与翻译》和《习语汉译英研究》两本书"印象十分深刻"。

被许多高校选定为英语专业翻译课教材的《英汉翻译教程》也是由张先生主编的。该书自80年初版以来已32次印刷,印数达100多万册。另外,《暴风骤雨》、《阿诗玛》、《春蚕集》、《中国人名大词典》、《先师孔子》、《中国画》、《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等对外发行的著作的英文稿都是经过他反复推敲亲自审定的。总而言之,张培基先生为中国翻译学的发展以及中外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