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08月26日:侯德榜逝世
侯德榜(1890年8月9日~1974年8月26日),男,名启荣,字致本,生于福建闽侯,著名科学家,杰出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是世界制碱业的权威。
20世纪20年代,突破氨碱法制碱技术的奥秘,主持建成亚洲第一座纯碱厂;30年代,领导建成了中国第一座兼产合成氨、硝酸、硫酸和硫酸铵的联合企业;40~50年代,又发明了连续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联合制碱新工艺,以及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铵化肥新工艺;并使之在60年代实现了工业化和大面积推广。
1926年,中国“红三角”牌纯碱入万国博览会,获金质奖章。侯德榜积极传播交流科学技术,培育了很多科技人才,为发展科学技术和化学工业做出了卓越贡献。1974年8月26日,侯德榜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简朴爱才
侯德榜钟爱勤于学习的青年。1936年进厂的姜圣阶,在铔厂跟英籍工程师一起安装锅炉。安装工程完毕后,英国工程师向侯汇报工作时提到:“姜圣阶工作负责,又能吃苦,是个好青年。”侯德榜听后很高兴,经过亲自观察得到证实后,重点加以培养,后来又送姜圣阶去美国进修。姜圣阶进修期满后回国,侯德榜委以重任。
侯德榜生活十分俭朴。他的那把计算尺,是学生时代开始使用的,一直用到1943年才更换。他的收音机,用了几十年也舍不得丢弃,电子管老化了,便更换一个又继续使用。侯德榜不喝酒、不抽烟、不用茶、不打牌、不看戏,只喜欢看书刊和思考问题。有一次,他因思考塔器计算参数,中午用膳时,竟拿着盛菜用的小碟去盛饭。当饭盛不下时,才发现自己拿错了餐具。这些都被同仁们传为佳话。
治学严谨
侯德榜曾言:“勤能补拙,勤俭立业”。这是他一生为人、工作和生活的写照。
侯德榜小时候家中贫困,由于家中缺乏劳力,不得不在课余时间下地干活,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活。即使这样,他依然书不离手,经常在劳动之余刻苦读书。即使在水车上双脚不停地车水,他也不忘读书,留下了“挂车攻读”的典故。有一次,侯德榜到姑妈家玩,姑妈让他去阁楼取东西,可他很久都没下楼,姑妈上楼一看,发现侯德榜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呢。原来,他在阁楼上发现了一箱书籍,就迫不及待地翻开来看,竟然把姑妈交办的事给忘了。
13岁时,侯德榜在姑妈的资助下进入美国教会学校——英华书院求学。这段求学经历也成为侯德榜人生旅途的重要转折点。在接触西方科学知识的同时,侯德榜也渐渐认识了资本主义贪婪的本性,对洋人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产生了怀疑,同时也确立了对祖国深厚的感情,更加坚定了走科技救国之路的决心。
侯德榜深信“处处留意皆学问”,强调在实践中学习。他倡导“寓创于学”,既强调认真学习,又不盲从照搬,要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况改进、创新。他坚持科学态度,严谨认真,遇到疑难问题,总爱说:“down to root(追到底)”,直到问题被弄清解决为止。在学术讨论中,他坚持民主,鼓励和引导深入争论,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人生知己
侯德榜一生的成就,与范旭东、张淑春两人密不可分。如果把侯德榜比作诸葛孔明,那么他的老板范旭东对他的提点,绝不亚于刘玄德三顾茅庐的恩情。即使在1924年,永利碱厂第一次正式开车生产,六年努力无数投资竟只换来了红黑色的碱时,董事会有人要求撤换侯德榜另聘外国技师,范旭东在债台高筑、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仍力排众议,竭力支持侯德榜。
侯德榜曾感慨地说:“今日只有一意拼死,谋求技术问题的解决,以报范公之诚。”1945年,范旭东去世。侯德榜题送的挽联为“此痛岂能言,廿六年戮力同心,大业粗成兄竟去;其谋堪大用,一百日倦飞赍志,长材凋谢我何依”,悲痛欲绝。之后,他毅然挑起了范旭东留下的重担。
张淑春是侯德榜的结发妻子。就是这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在与丈夫聚少离多时默默守护这个家。据粗略统计,在结婚的前45年中,侯德榜多年求学、出国、奔波穿梭于各地,夫妻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不足12年。1958年侯德榜率团在日本考察期间,张淑春因病去世,此后16年,侯德榜一直与亡妻的骨灰盒相伴,从未动过续弦的念头,完成了他“惟将白发守空房,报答半生死别离”的承诺。
-
上一篇: 1980年08月26日:全国律师咨询日
-
下一篇: 2008年09月27日:翟志刚太空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