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事件  中国历史事件

2020年10月1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俐娜逝世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4:49:01

张俐娜(1940年8月14日-2020年10月17日),籍贯江西萍乡,出生于福建省光泽县,高分子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俐娜长期致力于高分子物理与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涉及高分子物化、农业化学、环境材料和生物学交叉学科。196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63年至1973年在北京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工作;1973年调任武汉大学化学系讲师。

1985年至1986年获日本学术振兴会奖学金(JSPS)赴大阪大学做客座研究员,从事高分子溶液理论研究;1986年12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88年晋升为副教授;1993年晋升为教授,同年创建了武汉大学天然高分子及高分子物理实验室;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获得美国化学会安塞姆·佩恩奖;2014年成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9年6月退休。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2020年10月17日晚8时,张俐娜在中南医院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0岁。

人物生平

1940年8月14日,张俐娜出生于福建光泽,籍贯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金山镇山明村(梽木山)。小学毕业后考入江西省南昌一中初中部。

1955年,张俐娜初中毕业前夕,适逢国家扩大中等师范学校招生,她响应号召,填报了师范学校,但是初中老师马叔南向校长举荐说张俐娜是块当科学家的料,校长遂以“组织决定”要张俐娜改填江西省第一高级中学(1958年改为南昌市第五中学)。

196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

1985年,获日本政府学术振兴协会奖学金(JSPS)赴大阪大学研究一年多。

1993年,晋升为武汉大学教授,同年担任中国化学会高分子专业委员会高分子表征学科组副主任。

1993年,创建了武汉大学天然高分子及高分子物理实验室,并一直领导该实验室工作。

2011年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4年,成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9月受聘为广西大学双聘院士,指导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天然高分子材料团队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2015年7月,广西大学举行了张俐娜院士工作站(“高分子功能材料综合利用技术”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

2020年10月17日,楚天都市报从武汉大学相关人士获悉,2020年10月17日晚8时,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俐娜,在中南医院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0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张俐娜突破了高分子加热溶解的传统方法,利用NaOH/尿素水溶液低温成功溶解了纤维素和甲壳素,开创了高分子低温溶解的技术及新机理;在此基础上,创建出一系列基于纤维素和甲壳素新材料,并阐明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由此开辟了构筑天然高分子材料新途径;在高分子物理研究方面,建立和健全复杂多糖在稀溶液中分子尺寸和链构象计算公式和模型,进一步完善了聚多糖类大分子稀溶液理论;系统工作为可再生高分子材料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承担项目

截至2020年10月17日,张俐娜先后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863、国际合作等重大项目20多项。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