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事件  中国历史事件

建炎南渡是怎么回事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3:32:20

中国历史上的南渡有三个,一个是西晋永嘉之乱后的衣冠南渡,一个是安史之乱后的衣冠南渡,还有一个就是北宋靖康之难后的衣冠南渡。宋朝人提到的“南渡”,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就是指的最后一个南渡。

建炎南渡发生在两宋交替之际康王赵构为了躲避北边异族女真人的侵略追击,而南逃至江南的事件。

“南渡”,也称“衣冠南渡”,原来仅指西晋末天下乱,中原士族相随南逃、中原文明或中原政权南迁。后衣冠南渡逐渐演化为熟典,代指缙绅﹑士大夫等避乱南方并落地生根的事件。

1126年(靖康元年)北方的金兵攻克宋都城汴京。

1127年(靖康二年)三月,金军大肆搜掠后,立张邦昌为楚帝,驱掳徽、钦二帝和宗室等北返,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或“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之耻”。

宋徽宗和钦宗为金兵俘虏北去,于次年五月初一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成为南宋第一位皇帝。

宋高宗是南宋初年投降派的首脑。南宋政权初建,他迫于形势起用抗战派李纲为宰相,但不久赶走李纲,同宠臣汪伯彦、黄潜善等奸佞小人放弃中原,从南京应天府逃到扬州,一意享乐。

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旧历二月,金兵奔袭扬州,他狼狈渡江,经镇江府到杭州

迫于舆论压力,他不得不罢免汪伯彦、黄潜善等人。

苗傅和刘正彦利用军士对朝政的不满,发动兵变,杀了宋高宗信任的同签书枢密院事王渊和一批宦官,逼迫宋高宗退位,史称苗刘兵变。

文臣吕颐浩、张浚和武将韩世忠、刘光世、张俊起兵“勤王”,宋高宗得以“复辟”。他继续派使臣向金朝乞降,哀诉自已逃到南方后,“所行益穷,所投日狭”,“以守则无人,以奔则无地”,要求金朝统治者“见哀而赦己”,不要再向南进军。对于抗金战争却不作任何有力的部署。九月,金兵渡江南侵,宋高宗即率臣僚南逃。

十月到越州(今浙江绍兴),随后又逃到明州(今浙江宁波),并自明州到定海(今浙江舟山),漂泊海上,逃到温州(今属浙江)。

直到建炎四年夏金兵撤离江南后,他才又回到绍兴府(今浙江绍兴)、临安府(今浙江杭州)等地,后将临安府定为南宋的行在。

金兵暂停南侵,宋高宗便抽调精兵镇压荆湖、江西、福建等路的农民起义军和盗匪,巩固了自己的统治。

他虽然在防御金兵方面作了一些部署,任命岳飞、韩世忠、吴玠、刘光世、张俊等人分区负责江、淮防务,但只把军事部署作为乞降的筹码,始终没有收复失地的打算。

他把金朝派到南宋进行诱降活动的秦桧予以重用,任为宰相,同秦桧加紧进行投降活动,竭力压制岳飞等将领的抗金要求。

当绍兴十年(1140)各路宋军在对金战争中节节取胜时,宋高宗担心将领功大势重、尾大不掉,又怕迎回钦宗后自己必须退位,于是下令各路宋军班师,断送了抗金斗争的大好形势。

此次南渡,宋高宗赵构建炎元年,故也称建炎南渡。一般认为,经过这次大规模南移,中原地区彻底衰落,中国的经济中心最终从中原地区转移到了江南地区。

建炎南渡的人口具体有多少无法统计,但是当时人说“中原士人、扶携南渡,不知几千万人”,“建炎之后,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可见,建炎南渡,是一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逃难历次。

建炎南渡是也成为北宋和南宋的分野,影响深远,和靖康之耻一样是南宋人(乃至整个汉族人)的伤疤。

本文标签 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