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3日:曾毅因病逝世
曾毅(1929年3月-2020年7月13日),出生于广东揭西,病毒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工业大学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
1952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1953年在广州中山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工作;1956年调到北京中央卫生研究院微生物系病毒室;1974年至1975年英国格斯拉斯哥大学做客座研究员;1975年回国后一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所从事病毒研究工作;1981年担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所副所长;1983年担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所所长;1984年担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副院长;1986年至1987年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作为客座研究员;1992年担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院长;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2002年担任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2003年当选法兰西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
曾毅于1956年至1961年主要研究脊髓灰质炎病毒及其它肠道病毒,1962年至1968年主要研究鸡白血病病毒、小鼠多瘤病毒和腺病毒,1970年以后主要研究Epstein-Barr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1984年开始了对获得性免疫缺损病毒(HIV)的研究,1985年分离了中国第一株HIV病毒,发展了一系列检测方法。
2020年7月13日,曾毅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曾毅人物生平
1952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1953年,在广州中山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工作。
1956年,调到北京中央卫生研究院微生物系病毒室。
1974年,作为客座研究员,前往英国格斯拉斯哥大学研究肿瘤病毒(至1975年)。
1975年,回国后一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所从事病毒研究工作。
1981年,担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所副所长。
1983年,晋升为研究员。同年12月担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所所长。
1984年,担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副院长。
1986年,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作为客座研究员从事HIV的研究(至1987年)。
1992年,担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院长。
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2年10月,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于组建成立,曾毅担任院长。
2003年,当选法兰西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
2020年7月13日,曾毅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科研综述
曾毅从1973年开始研究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建立了一系列鼻咽癌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已在中国国内广泛应用,使鼻咽癌的早期诊断率从20-30%提高到80-90%,挽救很多病人的生命。应用血清学指标可以在发病前5-10年预测鼻咽癌发生的可能性。
在国际上首先从高分化和低分化鼻咽癌建立细胞株,这些细胞株都带有EB病毒的DNA和蛋白。发现鼻咽癌高发区的一些中草药、植物和食物带有促癌物。发现人鼻咽部的厌氧杆菌能产生丁酸。发现与HLA连锁的鼻咽癌易感基因。在国际上首次证明在促癌物TPA和丁酸的协同作用下,EB病毒感染的人胎鼻咽部粘膜组织在裸鼠能诱发人鼻咽癌。这是EB病毒诱发人鼻咽癌的直接证据,同时也提供了研究鼻咽癌病因多因素和作用机制的模型。
从1984年起开展艾滋病毒(HIV)和艾滋病(AIDS)的研究,证明1984年HIV已传入中国。1987年分离到第一个中国的HIV-1毒株。建立了HIV的快速诊断方法。发现一些中草药有较高的抑制HIV复制的作用。获国家科委、卫生部、医科院、预防医科院和广东省等14项奖。1984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称号。1989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获陈嘉庚医药科学奖。
-
上一篇: 1864年8月7日:李秀成被处死
-
下一篇: 2009年8月8日:全民健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