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少胜多的悬瓠之战
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宋元嘉年间,北魏和刘宋政权长期征战。北魏主拓跋焘雄心勃勃,宋文帝刘义隆比起他的前任刘义符来,也颇有起色,南北争夺十分厉害。元嘉27年(公元450年),拓跋焘亲自率领十万大军南下攻宋,悬瓠城(今河南汝南)首当其冲。当时守卫悬瓠的宋军不到一千人,拓跋焘认为攻克悬瓠是易如反掌之事。
然而战争的进程却完全出乎拓跋焘的意料,也出乎直到今天大多数人的所料,悬瓠城的守军非但没有逃跑且斗志昂扬、奋勇防守,守卫悬瓠的宋江陈宪率领军民拼死守城,他们用滚木礌石以及刀枪箭矢大量杀伤攻城的魏军,使这座小城虽被四面包围依然坚如磐石、岿然不动。
魏兵如潮水般登上云梯攀登城墙,城头上则滚木擂石雨点般砸下,云梯上的魏兵非死即伤,还没有爬上云梯的忙不迭地向后逃去,如此局面反复进行,而城池依然牢牢掌握在宋军手中。十万大军居然不能一举攻克不满一千官兵驻守的悬瓠,岂不要贻笑于天下吗?拓跋焘怒不可遏,命令大军日夜攻城,务必要拔掉这颗硬钉子。
魏军建造了许多楼车,弓弩手站在楼车上向城中发射羽箭,悬瓠城中矢如雨下,军民们只得身背门板行走。魏军还在冲车的一头甩出大铁钩,将城墙的砖石勾住,然后用冲车拖曳大铁钩,准备把城墙拖倒。
陈宪见情况危急,动员军民在城墙内又筑起一道城墙,墙外再加上一层木栅栏,加强防御。魏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南面的城墙扯倒,看到里面还有一层城墙,顿时惊得目瞪口呆,再也没有信心继续这么破城了。
拓跋焘实在气得不行,难道千古笑话要在自己身上演出吗?他指挥大军拼命攻城,但陈宪身先士卒,站在墙头猛击企图攀城的魏军。城墙下的尸体越堆越高,几乎跟新筑的城墙一般齐了,魏军官兵踏着尸体登上城头,与宋军官兵进行肉搏。宋军毕竟占了防守之利,对少量突入的魏军严密防守拼死反击,击退了魏军浪潮般的攻击。
宋军将士越战越勇,魏军官兵却越来越沮丧。四十二天过去了,悬瓠固若金汤,依然屹立在魏军的层层包围中。
这时宋军的援军已到,拓跋焘面对伤亡过半的魏军只得望洋兴叹,引兵而退。这一仗,魏军损失了七万多人,守城的宋军也阵亡了一大半。
此战之怪异可谓前所未有,以区区不足一千人如何能抵挡百倍于己的疯狂敌军(而且是皇帝御驾亲征)呢?这简直不符合科学嘛!然而历史就是如此诡异,把我们想象中的不可能牢牢地记载在史书上,这真是一个古代战争中难以想象的奇迹啊!这确实耐人寻味,但这种胜利也不是完全不可能,要达成此种惊天地、泣鬼神之功,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守城主将忠诚于国家、有勇有谋、仁义爱人、深得军心民心。
任何一支军队的战斗力都主要来源于主将,强将手下无弱兵,悬瓠的守城主将是陈宪,这个在史籍中很少出现的人物实际是千古一雄,可惜被历史的尘沙淹没了而没有发挥更大的作用。
悬瓠守城战是异常激烈的,没有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仅靠区区一千人来防守是不可想象的,而无论是士兵还是老百姓都是拼命地支持陈宪的,这说明他很有威望很得军心民心。
这样一位将领看到汹汹而来的强敌没有选择逃跑而是坚守,他的心中一定是抱定了必死的决心的,是为了保卫国家的城池和百姓的生命而奋起反抗的,只有这样一位既有坚定信念又有指挥艺术还有军民衷心的支持才能创造出古代战争史上难得的奇迹。
只可惜他并未被统治者重用,即使打胜了这种奇迹般的战争也依然是默默无闻地消失于史册中,否则此后的历史进程很可能改写。
二、城中粮食和武器装备十分充足,且有稳定的水源。
能支持四十二天的激烈守城战,说明城中的粮食十分充足,箭矢等武器也足够多,这样才能在巨大的消耗中始终没有竭尽。
想一想守城时是需要多少滚木擂石吧,魏军当时是日夜攻城,如潮水般一波又一波地向城墙挺近,如果守城的军队没有了箭矢和石头等武器是无论如何也难以抵挡的,如果武器不充足不要说坚守四十二天了,恐怕连四天都很难。
只有拥有雄厚的武备特别是远程打击兵器,才能在守城战中以兵器的大量耗损代替人的伤亡,杀敌于远处,毙敌于城下,而不必总是拿刀枪和敌人肉搏。如果老是肉搏的话一千人的守军就是累也累死了如何能守住日夜不停的攻城呢?
之所以能守出如此的奇迹就是因为悬瓠城的备战工作十分彻底、充分,守将陈宪是一位老到的将军,时刻提防着敌人的入侵,所以提前在城中储备了大量的粮食、木头、石头、兵器等物资,这样才能使守城战有了最充分的物质保障。
有粮食吃兵民战斗就有力气,伤病员就能慢慢恢复生机,官兵的心理就有底气;有大量的滚木擂石和箭矢,再加上随时收取敌人射进来的武器,就能有源源不断的守卫力量特别是远程打击力量,这样才能在汹涌的北魏大军无数次的攻城行动中巍然屹立,岿然不动。
此外,城中应该有很多口水量充足的井或泉,这样才不会受制于人始终给守军提供清洁水源,不必因出城取水及争夺水源而损失力量,保证了守城的专一,为最终胜利打下了基础。
三、敌人的笨拙和无能。
北魏攻打悬瓠之战是由君主拓跋焘亲自率领,按理说应该增加不少士气,然而以十万之众四面围定历四十二天而不克,最终败亡何也?主帅笨拙无能也。
史载拓跋焘出生于平城(今山西大同),422年被立为太子。423年登基,改元始光。拓跋焘自幼就表现出过人的军事天赋,十二岁时就远赴河套抗击柔然骑兵,迫使柔然不敢入侵。
拓跋焘善于使用骑兵,亲率大军先后攻灭胡夏、北燕、北凉,伐柔然,征山胡,降鄯善,逐吐谷浑,取刘宋的虎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滑台(今河南滑县东)等重镇要地,最终统一中国北方。
看记载这个人是一个厉害角色啊,为什么就创造出古代攻城战的大笑话呢?原因如下:
纵观拓跋焘的生平,其战功尚属卓著,然而为什么就不能以百倍之力量攻下一个弹丸之地呢?还是笨拙和无能,特别是在如何攻城方面十分生疏。
拓跋焘是一位少数民族的君主,出生自北方边塞之地,善于马上骑射和指挥骑兵集团作战,在军事方面的成就也多以野战为主,一旦遇到善于守城的陈宪则顿时显得笨拙和无能起来。
你可以想象用十万人去打一千人是一个什么概念,而且那一千人并不是守住隘口只有一面对敌,是四面被围住四面受敌,在这种情况下日夜攻城居然攻克不了,说明拓跋焘及其当时所带的将领实在是太过拙劣了,既不能以人力资源优势取得压倒性力量,又不能出奇制胜,居然被守城军队杀死七万多人,创造了古代战史前所未有的大笑话。就是杀七万头猪也不是那么容易吧?
如今重读这段历史,不禁唏嘘感叹!主要为刘宋王朝用人不明而导致的最终败局而感叹。陈宪如此良将,立大功而不重用,依然用之如县吏裨将,岂能发挥大用。
此种创造战场奇迹的大才不用,却用众多庸才,使本来良好的局面逐渐陷入劣势,在此后对北魏的北伐战争中遭遇惨烈失败,被拓跋焘这种连一个小城都拿不下的人打得大败,从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实在是可叹可惜!
看来治国之道首在用人,用对一人足可横行天下、安邦定国,用错一人也足可事倍功半、一塌糊涂,为古今中外千古之定律也。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的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描写的就是诗人对悬瓠之战后刘宋王朝对北魏的北伐战争遭遇惨败的悲伤心情。当我们今日再次读起此词时,依然能感受到那无限的哀伤和怒怨。
-
上一篇: 刘义隆三次北伐失败的原因
-
下一篇: 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