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事件  中国历史事件

斜封官:太平公主卖官敛财聚权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1:04:01

墨敕,是从内廷禁中直接发布诏令,一般不经中书、门下两省盖朱印,是一种灵活的授官形式;斜封是一种通行的封缄文书的方法。

所谓斜封官,就是指皇帝书写或签署墨敕,然后将此敕书用封皮纸斜封之后送中书省(令其下牒文给相关部门,再由相关部门制作授官牒文)宣付施行。斜封官亦属墨敕授官,墨敕授官唐代前后期均有,只是中宗时泛滥成灾,范围极广,以至时人冠以“斜封官”之名。

中宗一朝虽只有短短的五年,却是唐代历史上卖官最为猖獗的时期之一。中宗昏聩,宠信韦后,放纵安乐公主,太平公主亦招权用事,政治上依附她们的一些妇女同样接受官员请托,卖官获利。

中宗时,韦后及太平、安乐公主等用事,于侧门降墨敕斜封授官,号“斜封官”,凡数千员。

安乐、长宁公主及皇后妹郕国夫人、上官婕妤、婕妤母沛国夫人郑氏、尚宫柴氏、贺娄氏,女巫第五英儿、陇西夫人赵氏,皆依势用事,请谒受赇,虽屠沽臧获,用钱三十万,则别降墨敕除官,斜封付中书,时人谓之“斜封官”。

上官婕妤及后宫多立外第,出入无节,朝士往往从之游处,以求进达。安乐公主尤骄横,宰相以下多出其门。

“斜封官”始于景龙二年(708)七月,“其员外、同正、试、摄、检校、判、知官凡数千人。西京、东都各置两吏部侍郎,为四铨,选者岁数万人”。斜封官数量惊人,“京尉由墨敕入台者,不可胜数”,“内外盈溢,居无廨署,时人谓之‘三无坐处’,言宰相、御史及员外官也”,成为政治腐败的标志。

有人估算过,武后、中宗及以后的睿宗时期,墨敕授官总人数在四千员左右,占当时总官数的四分之一左右。景龙二年,中书侍郎萧至忠上疏批评道:“陛下降不次之泽,近戚有无涯之请。卖官利己,鬻法徇私,台寺之内,朱紫盈满。”斜封官成了吏治的一大毒瘤。

吏部是卖官的重灾区:中书侍郎兼知吏部侍郎、同平章事崔湜、吏部侍郎同平章事郑愔俱掌铨衡,倾附势要,赃贿狼籍,数外留人,授拟不足,逆用三年阙,选法大坏。

崔湜本是靠结交上官昭容而成为宰相的,郑愔更是私自铸钱百万贿赂武三思被擢为侍御史,迁中书舍人,又依附上官昭容而迁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他们得官不正,现又知选事,卖起官来自然合其本性。《

朝野佥载》记载了一则崔湜卖官的趣事:唐崔湜为吏部侍郎贪纵,兄凭弟力,父挟子威,咸受嘱求,赃污狼籍。父挹为司业,受选人钱,湜不之知也,长名放之。其人诉曰:“公亲将赂去,何为不与官”湜曰:“所亲为谁吾捉取鞭杀。”曰:“鞭即遭忧。”湜大惭。崔湜家人倚恃其宰相权势,参与进卖官行列。

景龙中,宋之问“迁考功员外郎,谄事太平公主,故见用。及安乐公主权盛,复往谐结,故太平深疾之。中宗将用为中书舍人,太平发其知贡举时赇饷狼藉,下迁汴州长史,未行,改越州长史”。太平公主因权力斗争,而将他卖官之事揭发出来。

大理少卿李元恭,为长宁、安乐二公主所引用,任吏部侍郎时掌东都选,同样因赃污闻名天下,当时有人作了一首歌谣讽刺之:“长宁安乐并狂颠,既教翻地亦翻天。卖弄大家犹未足,便使元恭来取钱。”

贪腐已经路人皆知。睿宗是靠儿子李隆基与妹妹太平公主的联合支持而上台的。上台之初,为稳定政局,颇有革新之举。景云元年(710)八月:姚元之、宋璟及御史大夫毕构上言:“先朝斜封官悉宜停废。”上从之。癸巳,罢斜封官凡数千人。

但睿宗毕竟不是励精图治之主,罢黜斜封官仅过去半年,在太平公主等人的压力下又下制:“诸缘斜封别敕授官,先停任者,并量材叙用。”实际上又恢复了墨敕斜封官。前右率府铠曹参军柳泽、左补阙辛替否相继上疏劝谏,皆不纳。

此时,睿宗、太平公主、李隆基三股政治势力为争夺对朝政的控制权正暗中较量,而墨敕斜封官有一部分是太平公主提拔的,必定会忠于太平公主,利用斜封官以影响政局,应是太平公主对抗睿宗与李隆基势力的一种手段。

本文标签 太平公主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