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既帮曹操又反曹操的原因
荀彧是曹操的一大谋士,一直帮助曹操,可是到后期竟然反对曹操称王。这是为什么呢,作为谋士不希望主公更进一步说不通的啊。
原来荀彧从未想过曹操封王,他的目的只有匡扶汉室。
荀彧的初期的政治立场一直都希望曹操能够做一个将国家带入正常轨迹的辅臣,而不是改朝换代的新君,所以他 向曹操提出的政治纲领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而不是我们经常说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荀彧先助曹操当曹操想挟天子以令诸侯后而反对曹操封王。
《后汉书;荀彧传》记载:“方时运之屯遭,非雄才无以济其溺,功高势强,则皇器自移矣。此又时之不可并也。盖取其归正而已,亦杀身以成仁之义也。”
白话译文就是荀彧之所以投曹氏,是因为在那个特殊的乱世当中,汉王室弱不禁风,无法救民于水火之中,这就需要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强者来维护社会秩序,因此,他只能选中曹操作为自己价值目标的实现者,其行为表面上固是忠于曹氏,而其内心实是为了“汉祚”,可谓用心良苦。
当时他还给曹操提出了三大纲领:奉主上、秉至公、扶弘义,这三条一开始就是说明了,他希望要维护汉室,维护大汉王朝的。那么他之所以帮助曹操,是因为他相信曹操有这个能力,恰恰当时的曹操也是这么想的。因为曹操并不是一上来就想自己当皇帝篡汉的。
人是会变的,每个人都一样!随着曹操功劳变大,权利变大以后,野心也就大了,到后面荀彧才意识到严重性,但为时已晚了,这个时候他的力劝被曹操已经看成了是对他的阻碍和背叛了,才会被曹操逼死。
荀彧为人公正,存心扶危济倾,有志匡复汉室。却又欣赏曹操的才智,希望尽力改变曹操的心意,辅助他成为汉室的治臣。曹操领冀州牧的时候,有人劝他恢复古代九州的样子。荀彧认为这是假公济私,并非为汉室着想,所以极力反对。
曹操想收买他,和他结成儿女亲家。又增加他的薪俸,荀彧都不为所动。曹操打败马超之后,威福日甚。有意接受魏公的高位,荀彧还是反对。曹操终于明白荀彧心中只有汉室,并不是他的心腹。建安十七年冬十月,董昭进言,曹操合受魏公之位,加九锡以彰功德,而荀彧不以为然,以至惹怒曹操。曹操终于明白,要想在政治上有进一步的不轨之图,确实必须先要排除这个障碍。
当两个人的思想观念不在一个步调上的时候,是不可能再继续合作下去的,曹操想成就自己的霸业,而荀彧则一直以恢复汉室为己任。道不同,不相为谋,当然最后又是以悲剧结尾。
并且还有荀彧自身身份原因。荀彧出身士族,他是属于士族地主阶级的,他的祖父做过朗陵县令,他的父亲做过济南相,他的叔叔荀爽当过司空,所以荀彧这个家族是一个士族,荀彧本人是个名士。当时有一个著名的人物批评家叫做何颙的,(何颙南阳人,是当时名士集团的领袖,他和桥玄两个最早看好曹操的,)他说荀彧是“王佐才也”,所以荀彧是士族兼名士。士族当然是以匡扶汉室为己任,与曹操想法违背,自然要反对曹操称王。
-
上一篇: 皇太极为何将自己的姐姐凌迟处决
-
下一篇: 荀攸比叔叔荀彧年纪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