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简单地说,寓言就是借一个故事,讲一个事理。寓言是用比方性的故事来依附意味深长的事理,给人以启发。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代鼓起,后来成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下面就撷取几则意味隽永的寓言,以飨读者。
【酒徒遇吝啬鬼】
昔一人嗜酒,忽遇故人,其故人乃悭吝之徒。嗜酒者曰:望诣贵府一叙,口渴心烦,或茶或酒,求止渴耳。故人曰:吾贱寓甚遐,不敢劳烦玉趾。嗜酒者曰:谅第二三十里耳。故人曰:敝寓甚陋,不堪屈尊。嗜酒者曰:但启户就好。故人曰:奈器皿不备,无有杯盏。嗜酒者曰:吾与尔相知,瓶饮亦好。故人曰:且待吾半日,吾访友毕即呼尔同归。嗜酒者木鸡之呆。
翻译过来是如许的。早年有一个嗜酒的人,溘然碰到友人,他的友人是个极端吝啬的人。嗜酒的人说:欲望到你家和你谈交心,又口渴又心烦,茶也可以酒也可以,只求解渴罢了。友人说:我的家离这很远,不敢劳烦您的腿脚。嗜酒的人说:猜想只不过二三十里罢了。友人说:我家十分简陋,不克不及委屈了你的庄严。嗜酒的人说:只要门开着就可以了。友人说:只是没有预备器皿,没有杯具。嗜酒的人说:我和你互相熟悉,用瓶子喝也行。友人说:暂且等我半天,我拜访完同伙就来叫你一路归去。嗜酒的人木鸡之呆。学史网
这两小我都特别执着,一个是果断要占小便宜、步步紧逼;一个是果断不让占便宜,步步为营。一个嗜酒如命,一个爱财如命。最后的成果,让人哑然掉笑,确切是高人碰见高人。两人的精深之处在于,一个是俺就想占便宜,不占便宜决不罢休;一小我俺就抠门、吝啬,想占便宜痴心妄图。真是老中医赶上老中医,就给你开偏方;最上心的贪小便宜者碰到如斯出类拔萃的铁公鸡也徒唤奈何。
【强取人衣】
宋有澄子者,亡缁(黑色)衣,求之。见妇人衣缁衣,援而弗舍,欲取其衣。曰:今者我亡缁衣。妇人曰:公虽亡缁衣,此实吾所自为也。澄子曰:子不如速与吾衣,昔吾所亡者,纺缁也;今子之衣,繟缁也。以繟缁当纺缁,子岂不得哉?
译文是如许的。宋国有个名叫澄子的人,丢了一件黑色的衣服,到路上去寻找。他看见一个妇女穿戴一件黑色的衣服,就拉住她不放,想把她的衣服拿过来,说:刚才我丢了一件黑衣服。那妇女说:师长教师固然丢了黑衣服,可我穿的这件衣服确切是我本身做的呀!澄子说:你照样赶紧把你穿的衣服给我。我刚才损掉落的是件纺绸黑夹衣,你穿的不过是件黑布单衣。拿单衣换夹衣,难道不是便宜你了吗?
人们常说的强盗逻辑,大年夜概也就是如许。但不知道澄子这小我,到底是强盗,照样恶棍。占别人便宜,还振振有词,蛮横无理,胡搅蛮缠,编造荒诞逻辑。澄子之所以如许,外面来看,似乎逻辑思维纷乱,实际上是强烈的私有欲、占领欲使他发了疯。这和阿Q偷了尼姑庵里的萝卜之后对小尼姑说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准许你么?你……,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两小我的角度不合罢了。学史网
【卫人嫁女】
卫人嫁其子而教之曰:必私积聚。为人妇而出,常也。其成居(白头到老),幸也。其子因私积聚,其姑认为多私而出之。其子所以反者,倍其所以嫁。其父不自罪于教子非也,而自知其益富。今人臣之处官者皆是类也。
卫国有小我,当他的女儿出嫁时,教导她说:(到了婆家),必定要多积攒些私房,做人家的媳妇被抛弃回娘家,是常有的事。不被抛弃,夫妻可以或许白头偕老,这是侥幸的。
他的女儿到了婆家后,果真拼命积攒私房。婆婆嫌她私心太重,于是把她赶回娘家了。这个女儿带回的财帛比出嫁时带的嫁奁还要多一倍。她的父亲不责备本身教女欠妥,反而自认为聪慧,认为如许可以使家里更富有。
如今仕进的人傍边那种贪赃枉法剥削财帛的,恰是和这类行动一样呀。
《韩非子.说林上》的这篇寓言,重要要解释,人道自利,过度的为本身的好处推敲,于是就忘了本身应当扮演的角色。从而揭穿贪官蠹役惟利是图、寡廉鲜耻的丑恶面貌和心坎世界。学史网
它也解释别的一层意思。寓言里的这位父亲,假如真的为女儿幸福,就应当推敲,如何让女儿婚姻幸福,百口美满;而不是让女儿多聚攒财帛,防止被休。因为卫人教导女儿的出发点自私、缺点,导致女儿一向偷偷地积攒私房钱,最终真的被休掉落了。这则寓言也告诉我们,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师长教师,你期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有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后代的影响极大年夜。
【狂泉】
昔有一国,国中一水,号曰狂泉。国人饮此水,无不狂;惟国君穿井而汲,独得无恙。国人既并狂,反谓国王之不狂为狂。于是聚谋,共执(拿、持)国君,疗其狂疾,火艾针药(拔火罐、扎针灸、熏艾蒿、服草药),莫不毕具(预备)。国主不任(忍耐)其苦,遂至狂泉酌(舀取)而饮之。于是君臣大年夜小,其狂若一,众乃欢然。
翻译过来是如许的。早年有一个国度,有一泉水,叫做狂泉。国人饮这个狂泉里的水的,没有不癫狂的。唯独国君打了一个专供本身饮水的水井,独自打水喝没有癫狂。国人一路癫狂,反而认为国君不癫狂是癫狂。于是大年夜家聚在一路磋商,一同抓住国君,给国君治癫狂的病。轮番给国君拔火罐、扎针灸、熏艾蒿、服草药,没有办法不消的。国君其实不堪忍耐这种熬煎,只好到狂泉去舀水喝。于是,这个国度从上到下,无论国君照样臣平易近,都一样癫狂;无论大年夜人照样小孩,都一样荒诞。所有的人都一样疯疯癫癫,如许,大年夜家反而都高高兴兴的。学史网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蒲松龄的《聊斋》里的《罗刹海市》。《罗刹海市》描述了一个虚无飘渺的国度,那边的人以丑为美,以美为丑,美满是一个倒置过来的世界。
我们来看看作者开篇所写。马骥,字龙媒,贾人子。美丰姿。少倜傥,喜歌舞。辄从梨园后辈以锦帕缠头,美如好女,因复有俊人之号。十四岁,入郡庠,即有名。父衰老,罢贾而居。谓生曰:数卷书,饥弗成煮,寒弗裁缝。吾儿可仍继父贾。马由是稍稍权子母(以本钱经营或假贷生息为权子母,这里是经商的意思)。从人浮海,为飓风引去,数日夜,至一都邑。其人皆奇丑;见马至,认为妖,群哗而走。马初见其状,大年夜惧;迨知国人之骇已也,遂反以此欺国人。遇饮食者,则奔而往,人惊遁,则啜其余。
翻译过来是如许的。马骥,字龙媒,是商人的儿子。他风度翩翩,一表人材,从小就潇洒大年夜方,爱好唱歌跳舞。经常跟着梨园子表演,用锦帕缠着头,就像一个美丽的少女,是以又有俊人的美称。他十四岁考中秀才,很有名气。父亲年迈体衰,放弃了经商,回家闲住,对马骥说:几卷书,饿了不克不及煮着吃,冷了不克不及当衣穿,我儿应当持续父业去经商。马骥从此就慢慢做起生意来。学史网
一次,马骥跟别人去海外经商,被飓风刮走了。漂了几天几夜,来到一个都会。这里的人个个都异常丑恶,看见马骥来,认为是魔鬼,都惊叫着逃脱了。马骥刚见到这情景时,还很害怕;等知道那些人是害怕本身时,就反而去欺负他们。碰到吃饭的,他就跑以前,人家吓跑了,他就把残剩的饭菜吃掉落。
马骥本来是一个俊人,美丰姿、少倜傥、喜歌舞、美如好女,神使鬼差到了这里,却成了长得丑不是你的错,出来吓人照样你的纰谬如许的主。这个美须眉,没有让人惊喜、艳羡,反而认为其奇丑无比,见过丑的,没有见过比你更丑的。大年夜家见到他认为碰到了魔鬼,惊叫逃跑。特别有讽刺意味的是,马骥由此找到了觅食的办法,以本身的丑来吓走正在吃饭的人,吃一点残羹馂余。如许以来,彻底祛除了马骥这个美须眉的自负念。本来认为本身的颜值照样很高的,没有想到混到本身是最丑的,丑到能吓着人、吓跑人。他或许本来想到可以靠美丽、漂亮吃饭,如今却沉溺堕落到靠丑恶、吓人吃饭。
狂泉在百度上有四种解释:1.传说中使人饮后发疯的泉水;2.喻指接收缺点的思惟、学术;3.湍急的泉水;4.一般喻指全平易近都服从一种近乎猖狂的思惟,多指贬义,但有时也用于褒扬。学史网
《狂泉》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农村的一句鄙谚:本身全身红毛,还说别人是魔鬼。当美丑、长短倒置时,一切都掉去了标准,只有迫使本身顺着流俗走,不然就是另类、异类,为大年夜家所不容。像屈原一样,想做到环球混浊、唯我独清,是相当有难度的。也只有像渔父所说的那样:世人皆浊,何不淈((gǔ,搅浑)其泥而扬其波?世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世上的人都肮脏,何不搅浑泥水扬起浊波;大年夜家都迷醉了,何不既吃酒糟又大年夜喝其酒?)自视高傲,在流俗面前是无力的。你太清醒、拒绝与世浮沉,让大年夜家都不高兴;那你的终局就悲催了。
狂泉不过是个假想的故事罢了,但它却告诉我们:在社会优势行一种荒诞的意识、一种虚假做法的情况下,一个脑筋健康和行动正常的人,要想在世人倒置诟谇的情况下保持公平的原则,切实其实是极其艰苦的。
也告诉我们,保持真谛,勿要与世浮沉,因为多半人的荒诞有时竟会成为真谛,但它的本质仍然是荒诞。人狂己勿狂,人错己勿错。我们还应当不忘初心、寂寞逝世守。
【二鱼说】
河之鱼,有豚其名者,游于桥间,而触其柱,不知远去。怒其柱之触己也,则张颊(颊,脸庞,这里指鱼鳃)植(竖立)鬣(唇须),怒腹(因末路怒而膨胀肚皮)而浮于水,久之莫动。飞鸢过而攫之,磔(zhé,车裂,撕开)其腹而食之。学史网
好游而不知止,因游以触物,而不知罪己,乃妄肆其忿,至于磔腹而逝世,可悲也夫!
译文如下。河中有一条鱼叫河豚(tún),因为常在桥下流来游去,经常撞在桥墩上,为此它异常末路怒。遗憾的是,它不避开桥墩以求安然,而是怪罪桥墩有意撞了它。于是气得鱼鳃炸开,唇须竖直,肚皮膨胀,漂浮在水面上,半天一动也不动。一只饥饿的苍鹰发清楚明了它,猛地直扑了下来,用坚锐的巨喙(huì)撕碎它的肚子把它给吃了。
河豚喜游但不知该停止时应停止,直到碰了壁还不从本身身上找原因,竟然荒诞无理地大年夜发性格,成果损掉落了生命,这是多么可悲的事啊!
这是哲人苏轼的一篇寓言。它告诉我们,碰到不高兴的工作,气量气度要坦荡,立场要沉着;或要勇于发明自身的问题,不克不及一味自怨自艾,意气用事;或碰到困境不要自怨自艾,要多检查本身。或许历典八州,行程万里的苏轼,平生流浪转徙,越贬越远,能保持奔放、超脱的心态,对这则寓言有更深地领会。做人就应当有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的胸襟与气度。面对挫折和困境,朝气会伤身材、掉理智、乱方寸,其成果可能掉去的更多,受到的伤害更大年夜。也解释人看开、放下很重要;也要反思本身,不克不及一切都是别人的错,都是别人对不起本身。学史网
【养枭】
楚太子以梧桐之实养枭,而冀其凤鸣焉。春申君曰:是枭也,生而殊性,弗成易也,食何与焉?朱英闻之,谓春申君曰:君知枭之弗成以食易其性而为凤矣,而君之门下无非狗偷鼠窃亡赖之人也,而君宠荣之,食之以玉食,荐之以珠履,将望之以国士之报。以臣不雅之,亦何异乎以梧桐之实养枭,而冀其凤鸣也?春申君不寤,卒为李园所杀,而门下之士,无一人能报者。
译文是如许的。楚国太子用梧桐的种子豢养枭鸟,并欲望它能发出凤凰的鸣叫声。春申君说:这种枭鸟有生成的习惯,弗成能改变啊,与吃的器械有什么关系呢?朱英听了这话,就对春申君说你既然知道枭鸟是弗成能用食物改变它的特点而成为凤凰的,可你的门下所收养的没有一个不是狗偷鼠窃等恶棍之徒,而你却宠爱、看重他们,把精细的食物给他们吃,把珠履赠给他们穿,欲望他们将来成为举国出色之士答谢你。以我看,如许做与用梧桐种籽豢养枭鸟并欲望它发出凤凰之鸣的做法有何不合呢?春申君仍死心塌地,最后被李园杀逝世,而他门下的门客,却无一人能替他报仇的。
(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因其四人都是王公贵族、国度君王的后代,后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学史网
这是明朝刘基《郁离子》中的一则寓言故事,它告诉了我们以下事理。
要尊敬人才成长的规律,选人育人用人如养枭,应知人善任,根据小我的特点来培养他,不要幻想着强行去改变。人的本性是极难改变的,甚至于弗成能改变(在此故事中);违背此规律的人,毕竟要获得教训与处罚。朱英一语成谶,悲剧成了实际,照样很让人沉思的。最可悲的是,明知道终局会如许,还不改变,一条道走到黑。
要善于听取别人的看法,不善于听取他人的看法是可悲的;当局者迷,旁不雅者清,照样要汲取别人好的建议。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小我的秉性是不易改变的,有些或许真的烂泥糊不上墙,无论做如何的尽力,都只能是白费工夫、于事无补。故事中的枭,用梧桐籽豢养,但依然照样枭,也发不出凤凰之声、天籁之音;弄不好它因难以改变的生成的野性,还会伤害到本身。
-
上一篇: 【古代汉语】你须要的都有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