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事件  探索发现

古代人的照明工具都有什么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6:38:20

自从人类发现了“钻木取火”这个大自然的奥秘,人类便结束了黑暗史。但是在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之前的千百年,中国古人又是怎样照明的呢?

整个人类社会在很长时间里都是依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一自然规律来生活的。太阳,是照明的唯一工具。月亮的光芒比起太阳就微弱了许多,不过古人对月亮也是情不自禁的喜爱,诞生了“花前月下”等和月亮有关的浪漫桥段。因此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对月亮情有独钟,写下了与月亮相关的许多诗篇。

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发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感叹,苏轼拿起酒杯第一想到的便是“明月几时有?”但是论及真正意义上的照明工具,太阳、月亮都是大自然的恩赐,不能体现人类的创造价值。

点灯点的是何物?

说起中国古代的照明工具,第一想到的就是油灯。《楚辞》中有“兰膏明烛,华容备些”之句,说明战国时代就有油灯。当时油灯的燃料是动物油脂,原材料有限注定只能是少数人享用。奢侈一些的,还可以在油脂中加入香料,燃烧时伴有袅袅清香,遮住油脂燃烧散发出的难闻气味儿。

后来发展到植物油脂,这虽比动物油脂资源多,使用人群扩大了,但仍然普及不到普罗大众,穷人就更别奢望了。就像匡衡、车胤、孙康这些又好学却穷的点不起灯的人,只能是靠各种奇葩办法来照明,为自己换取夜里读书时间,如匡衡“凿壁偷光”蹭邻家灯火;车胤用纱布做口袋捕捉萤火虫来聚光照明;孙康借雪的反光来读书(忽略雪盲症)。

普通百姓点灯燃不起油脂,用的是植物做的灯芯,取材较为广泛。汉代以前是点柴禾照明。有个故事说一个叫颜叔子的单身狗独自生活着,偏偏他邻居是位寡妇。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寡妇的屋子被风雨摧毁,跑到颜叔子家求救。颜叔子收留了她,但又考虑到孤男寡女不妥当,于是让寡妇拿着灯烛照亮,柴禾烧没了就取屋顶的茅草来照明,总之是拒绝黑咕隆咚的诱惑。

到了汉代,灯芯大都是麻秸等硬纤维。《齐民要术种麻子篇》里提到过“苴麻子”是“捣治作烛”的材料。古代名著《儒林外史》中的明代吝啬鬼严监生临死都不忘提醒家人: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太浪费啦!可见到了明代还是燃灯草心。

为了节省照明费,老百姓开始追求“省油灯”。这种灯出现在宋代,原理很简单,就是在灯盏里放水,保证燃油过程中盏内温度不高,达到省油目的。

蜡烛原来是奢侈品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剪烛”在诗人笔下成了富有情调的妙事。蜡烛的使用从西汉著名文物长信宫灯可见一斑,所以有“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之说。

长信宫灯是盏青铜制作的艺术灯,造型是一个双膝跪地的宫女,皇室成员使用,被誉为“中华第一灯”。灯盘中心有插蜡烛的钎,最独特的是有防污染的环保设计,说明古人的理念很先进:宫女膝下的水盘用来过滤灯烟中的尘埃和异味,从而达到减轻室内污染、避免熏黑墙壁和器物的作用。

东汉晚期的墓葬出土文物里出现了蜡台。汉代蜡烛短粗状,是黄蜡制作的,即蜂蜡,注定产量不高。据说土豪石崇家“用蜡烛作炊”,做饭烧的不是柴禾而是蜡烛,这也是炫富的一种手段!

到了唐朝,蜡烛身材变得修长起来,呈长管型。不过蜡烛仍是达官贵人使用的,没有“飞入寻常百姓家”。所以唐诗里写到的蜡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有情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等等,可能更多的是诗人的遐想。蜡烛奢侈难得更易催生古人对蜡烛所营造的浪漫气氛的追求。

宋代蜡烛携带、使用都方便,燃烧时间较长,亮度大于油灯。北宋开初的“烛影斧声”之谜中就有蜡烛的身影。这时的蜡烛是白蜡做的,取自蜡虫的分泌物,而且是中国特产,所以被称为“中国蜡”。白蜡的优点是可塑性强,又有一定硬度。蜡烛可以做得长长的,中间有烛芯。成亲时点的那种细长“花烛”让洞房充满情趣。《水浒》中武松去鸳鸯楼复仇,他踏入楼时只见“只见三五枝画烛荧火,一两处月光射入,楼上甚是明朗”,蜡烛和月光让他能清楚看见仇人们坐席的方位。

宋人制作蜡烛的原料还有乌桕油脂、石油等,尤其是石油为原料制作的“石烛”,和今人石蜡制作的差不多。石烛的照明效果更好,而且一支能顶三支普通蜡烛,缺点是烟太浓。

宋代蜡烛有贵的也有便宜的,贵的每根售价大概在150至400文不等,够一个下层平民吃两三天的。普通大众使用的是20文一根的蜡烛,用白桦树皮裹着蜡油做的。元宵节灯展在宋代很流行,“东风夜放花千树”、“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宋江就有看灯的爱好,从清风寨看到汴京城。花灯里点的廉价的蜡烛,要是150一根,这免费灯盏的成本也忒大了吧?

《红楼梦》里黛玉曾送宝玉一盏玻璃绣球灯,“黛玉笑道:‘这个天点灯笼?’宝玉道:‘不相干,是明瓦的,不怕雨。’黛玉听说,回手向书架上把个玻璃绣球灯拿了下来,命点一支小蜡来,递与宝玉。”贾府里的这种灯具是富贵人家才有的,普通老百姓点个灯笼就足够了!

古装剧里常见到打更人巡夜时敲着梆子喊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古时照明工具使用的同时,要求人们的防火意识也得绷紧了弦。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