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事件  探索发现

唐朝真的是以胖为美吗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6:22:06

唐朝是一个气势恢宏的时代,它的伟大不仅在于万国来朝的强大,还在于兼收并蓄的繁荣文化。唐朝的文化是恢宏大气而又特立独行的,这一点在它的审美上展现的淋漓尽致。中国古代大多数朝代都“以瘦为美”,就算不瘦,至少也要做到秀美飘逸,否则便不可能列入美女之列。唯独唐朝,在传统观念中都认为它“以胖为美”,许多胖女孩甚至因此发出感叹,恨自己为何不生在唐朝,否则必是一位倾国倾城的美女。

不过实际上,唐朝以胖为美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唐朝以胖为美的观点由来已久,但有趣的是,基本上没有唐人说过自己以胖为美,最能证明他们以胖为美的,似乎是时人用“环肥燕瘦”来形容杨贵妃,以及《资治通鉴》中“素有肉体,天资丰艳”的刻画。

除此以外,出土的唐朝壁画上的女子大多比较雍容华贵,姿态丰腴,腰肢浑圆。这些是主张唐朝以胖为美最有力的证明,然而这也就说明了唐朝以胖为美的说法只是后人根据古画以及对杨贵妃形容的猜测,实际上唐人并未说过自己以胖为美。那么唐人以胖为美的说法到底靠不靠谱呢?

其实是不太靠谱的,比如“铁证”杨玉环,其实与世人想象中的形象不太一样。根据史料记载,杨贵妃的身高大概为166厘米,体重为138斤,这个身材当然称不上苗条,但大家可别忘了,杨贵妃得宠凭借的是她动人的舞蹈,如果她真的满身肥肉的话,大概是不会得到皇帝宠爱的,而且每天练舞的消耗量是很大的,不能光看体重的,说不定人家都是肌肉呢~

杨贵妃自幼练舞,身材肯定非常匀称,比如杜甫就在《丽人行》一诗中描述杨贵妃道:“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足以可见杨贵妃的身材并不臃肿,皇帝喜爱的是她曼妙的舞姿和艳丽的气质。

而关于古画,其实唐朝美人画经历过数个阶段。在初唐唐人并未以胖为美,在阎立本的《步辇图》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宫女体态苗条,身姿曼妙。唐初诗人吴少微亦在《怨歌行》中写道:“小腰丽女夺人奇,金鞍少年曾不顾。”这里的小腰丽女恐怕与胖是搭不上边的。

而中唐时唐人的审美发生一定的转变,比如在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宫女的体态就比初唐名画中丰腴许多。不过这些人最多称得上是丰满,整体却没有臃肿的感觉。当然在中唐后期,唐朝雕塑与绘画当中出现许多看上去偏肥胖的女子形象,但值得注意的是,她们大多是贵妇身份,且年龄稍大,而她们身边的小侍女们却大多身材瘦削,体态轻盈。如果唐朝真的以胖为美,那么这些年龄小的侍女在唐人看来岂不是都丑陋无比?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

而且除杨贵妃以外,唐朝皇室挑选侍女与妃子时大多喜欢身材苗条的,比如唐玄宗让高力士派人选美献给太子,高力士最终献上五位“细长白皙者”。可见唐人真正喜欢的是身材高挑、细长、皮肤白皙。除此以外,唐诗当中吟咏女性纤细之美的诗词不胜枚举。比如有《本事诗·事感第二》中“杨柳小蛮腰”,李贺《将进酒》中“皓齿歌,细腰舞”,刘希夷《公子行》里“愿作轻罗著细腰,愿为明镜分姣面”、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中“秋千细腰女,摇曳逐风斜”等等,都说明唐朝上流人士是以纤细为美的。

当然,总体来说唐朝的美女还是要比其他朝代更加丰腴的,唐人的审美文化也更加大气磅礴,他们喜欢“丰肥浓丽,热烈放姿”,杨玉环自然就是其中的典范。而之所以产生这种差异,与民族融合程度和经济水平有关。唐朝以前中原王朝统治者大多是汉人,而汉人婉约含蓄的审美观使上流社会更加喜欢体态轻盈、身材苗条的女子。

唐朝受到胡人文化的影响,包括李世民在内的唐朝统治者还有一部分胡人的血脉。鲜卑族是游牧民族,游牧民族需要的是强健的体魄,因而受到鲜卑文化影响的唐人自然喜爱体态丰腴的女子,在他们看来身材过于苗条是一种病态。

而且,唐朝较为发达的经济水平也创造出唐人独特的审美观。唐朝初中期繁荣昌盛,人们丰衣足食,杜甫就在诗中感慨道:“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人们有条件吃饱穿暖,自然才能保持健康丰满的体格,尤其是上层女子,他们锦衣玉食,身材自然愈发丰腴。在这种情况下,唐人自然推崇“丰肥艳丽,热烈放姿”的女子。而在唐朝后期天下大乱,百姓民不聊生,大部分人都面黄肌瘦,社会的审美观很快就转变为正常标准。

因此,唐朝独特的审美观体现了唐人崇拜气魄、力量和强大的美,它向世人展现出大唐盛世的气概。不过切不可因此以为唐朝以胖为美,唐人喜欢的是丰腴、艳丽,而非臃肿。如果仅仅是单纯的肥胖以及臃肿,大概还是会被唐人嫌弃的。

本文标签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