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事件  探索发现

抗生素吃多了会怎么样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6:04:19

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抗生素等抗菌剂的抑菌或杀菌作用,主要是针对“细菌有而人(或其他动植物)没有”的机制进行杀伤,包含四大作用机理,即: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增强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以及抑制细菌核酸复制转录。抗生素的出现帮人类解决了很多问题,肺结核、炭疽等疾病统统都被消灭了。但是抗生素也不能多用滥用,不然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细菌抗药性

人类发现并应用抗生素,是人类的一大革命。但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很快便出现了耐药性,不仅使抗生素的使用出现了危机,而且“超级耐药菌”的出现使人类的健康又一次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医学研究者指出,每年在全世界大约有50%的抗生素被滥用,而中国这一比例甚至接80%。在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抗生素通常不需要处方就可以轻易买到,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普通民众滥用、误用抗生素。而当地的医生在治疗病人时就不得不使用药效更强的抗生素,这再度导致了病菌产生更强的抗药性。正是由于药物的滥用,使病菌迅速适应了抗生素的环境,各种“超级病菌”相继诞生。

细菌对抗生素(包括抗菌药物)的抗药性主要有5种机制:使抗生素分解或失去活性,即:细菌产生一种或多种水解酶或钝化酶来水解或修饰进入细菌内的抗生素使之失去生物活性;使抗菌药物作用的靶点发生改变,即:由于细菌自身发生突变或细菌产生某种酶的修饰使抗生素的作用靶点(如核酸或核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使抗菌药物无法发挥作用;细胞特性的改变,即:细菌细胞膜渗透性的改变或其它特性的改变使抗菌药物无法进入细胞内。

细菌产生药泵将进入细胞的抗生素泵出细胞,即:细菌产生的一种主动运输方式,将进入细胞内的药物泵出至胞外;改变代谢途径,如:如磺胺药与对氨基苯甲苯酸(PABA),竞争二氢喋酸合成酶而产生抑菌作用。再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多次接触磺胺药后,其自身的PABA产量增加,可达原敏感菌产量的20~100倍,后者与磺胺药竞争二氢喋酸合成酶,使磺胺药的作用下降甚至消失。

此外,由于抗生素滥用造成的DNA污染也是促成“超级细菌”的另一主要因素。细菌耐药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增长速度之快,是无法用生物的随机突变来解释的。细菌不仅可以在同种内,而且可以在不同的物种之间交换基因,甚至能够从已经死亡的同类散落的DNA中获得基因。因而,耐药基因在细菌间快速传播,进一步的促使了“超级病菌”的产生。

人体危害

抗生素在杀灭病原菌的同时也会对人体造成损害。药物经口腔入胃、经肠道吸收入血输送到人体的各个细胞中,而只有到达病灶部位的药物才对病原菌能起到杀菌的作用,其它组织中的药物不但没有起到杀菌的作用,反而代谢产物要经肝肾排出体外,对肝肾等脏器有一定的损害作用,如氯霉素、林可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等,都需要在肝内代谢。

此外,许多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等药物可引起变态反应,如过敏性休克,从轻微皮疹、发热到造血系统抑制等,甚至也会损害神经系统,如中枢神经系统、听力、视力、周围神经系统病变以及神经肌肉传导阻滞作用等。

最后,抗生素的滥用也有可能引起菌群的失调、延误疾病的治疗。由于受到抗生素的影响,正常菌群中各种细菌的种类和数量都会发生变化。严重的菌群失调可以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主要见于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其体内对抗生素敏感的细菌被大量杀灭,而不敏感的细菌,如金葡菌、白色念珠菌等则乘机繁殖,引起假膜性肠炎、白色念珠菌性肺炎等,也就是临床上所谓的二重感染,进而给疾病的治疗带来很大的麻烦,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