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丘之貉的貉是什么动物
貉(学名:Nyctereutes procyonoides)是犬科非常古老的物种,被认为是类似犬科祖先的物种。体型短而肥壮介于浣熊和狗之间,小于犬、狐。体色乌棕。吻部白色;四肢短呈黑色;尾巴粗短。脸部有一块黑色的“海盗似的面罩”。
介绍
貉栖息于阔叶林中开阔、接近水源的地方或开阔草甸、茂密的灌丛带和芦苇地;很少见于高山的茂密森林。夜行性,沿着河岸、湖边以及海边觅食,食谱广泛,取食范围从鸟类、小型哺乳动物直至水果。以成对或临时式的家族群体被发现。与大多数的犬科成员不同,它比较善于爬树。貉也是犬科动物中惟一一种在冬季休眠的动物,在秋季大量取食,直到体重比原来增加50%为止。
貉是东亚特有动物,原产于俄罗斯和亚洲的朝鲜、日本、中国、蒙古等国,1927~1957年间被引入欧洲北部和东部,貉被引入欧洲后,曾在部分地区快速地扩散。日本数量较多,而在中国的一些地方已经灭绝。
形态特征
体型小,腿不成比例的短,外形似狐。具有像北美浣熊(procyon lotor)一样的明显面纹。前额和鼻吻部白色,眼周黑色。颊部覆有蓬松的长毛,形成环状领;背的前部有一交叉形图案;胸部、腿和足暗褐色。体态一般矮粗,尾长小于头体长的33%,且覆有蓬松的毛。
背部和尾部的毛尖黑色;背毛浅棕灰色,混有黑色毛尖。头骨轮廓扁平;鼻骨接近1/3处尖锐,有骤然的凹陷;顶骨有褶皱,有一个脊接近头骨后部的矢状脊;成体有明显的人字脊;下颌有特殊的次角突;中翼骨孔延伸超过齿列。齿式:(枚)。
头体长450~660mm;尾长160~220mm;后足长75~120mm;耳长35~60mm;颅全长100~130mm;体重3~6kg。
栖息环境
生活在平原、丘陵及部分山地,兼跨越亚寒带到亚热带地区,栖河谷、草原和靠近河川、溪流、湖泊附近的丛林中,穴居,洞穴多数是露天的,常利用其他动物的废弃旧洞,或营巢于石隙、树洞里。
生活习性
一般白昼匿于洞中,夜间出来活动。貉在夏季居于荫凉石穴中;其它季节除产仔外,一般不利用洞穴,而躲在距洞穴不远的地方。独栖或3~5只成群,结群时以家庭为单位成对觅食,家域范围5~10km²。
行动不如豺、狐敏捷,性较温驯,叫声低沉,能攀登树木及游水。分布于北部者,冬季(立冬至小雪时起)常非持续性睡眠,即在洞中睡眠不出。但与真正冬眠不同,往往在融雪天气中也出来活动。这一冬季睡眠的习性在犬科中是貉独有的。貉的足迹成对排列如小链状。
食性较杂,主要取食小动物,包括啮齿类,小鸟、鸟卵、鱼、蛙、蛇、虾、蟹、昆虫等,也食浆果、真菌、根茎、种子、谷物等植物性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