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筠之节
拼音
[sōng jūn zhī jié]
繁体
[鬆筠之節]
注音
[ㄙㄨㄙ ㄧㄨㄣˊ ㄓㄧ ㄐㄧㄝ ˊ]
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暂无内容]
反义词
[暂无内容]
感情色彩
[褒义成语]
使用频率
[常用成语]
基本解释
松与竹材质坚韧,岁寒不凋,因以“松筠之节”比喻坚贞的节操。筠,竹。
成语出处
唐·魏征《隋书·柳庄传》:“梁主奕叶重光,委诚朝廷,而今已后,方见松筠之节。”
使用方法
作宾语;指人的气节
例子
他老人家德高望重,有松筠之节
故事
公元579年,北周宣帝宇文赟病死,年幼的静帝宇文阐即位,内史大夫郑泽和御史大夫刘昉伪造诏书召杨坚入宫总揽军政大权,后梁大臣柳庄奉明帝萧岿之意入关,杨坚召见他并夸梁明帝有松筠之节,缓和了双边关系,共同对付尉迟迥
相关成语:
# 松柏后凋 # # 岁寒知松柏 # # 鹤骨松筋 # # 竹清松瘦 # # 乔松之寿 # # 万代之业 # # 木雁之间 # # 觊觎之心 # # 一时之冠 # # 百年之约 # # 匪躬之节 # # 兴利节用 # # 进退有节 # # 晚节不终 # # 直道守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