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贤才逢明时。
比喻计较小利。
一个人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人们只需一接触便能感受得到。
原指孔子之道精深博大,所以天下容纳不了他。后用以正确的道理不为世间所接受。
从来没有过。
比喻学问既高便能融会贯通,眼光远大。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一只鹤站在鸡群中。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超群出众。
绳:纠正,约束。指一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合乎法度。
蛀虫多了,木头就要折断。比喻不利的因素多了,就能造成灾祸。
垣:短墙;逾:越过。自己越过短墙。旧比喻亲身违背礼制法度。
指亲友或兄弟久别重逢,在一起亲切交谈。
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朵:动;颐:下巴。动嘴大吃。
甑:古代一种瓦制炊器;顾:回头看。甑落地已破,不再看它。比喻既成事实,不再追悔。
语本《梁书·昭明太子统传》:“体素壮,腰带十围,至是减削过半。”常用以形容病愁瘦损。
点校书籍,评定次第。
铗:剑把。指处境窘困,有求于人。
见“丹黄甲乙”。
同“道不拾遗”。
同“道不拾遗”。
路远才知道马的好坏。
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被谗,“衣朝衣斩东市。”事见《史记·吴王濞列传》、《汉书·晁错传》。后因以“东市朝衣”为朝臣被杀之典。
见“遁世无闷”。
见“遁世无闷”。
见“多多益善”。
阙疑:把疑难问题保留下来,不下判断。多听一听别人的言论,把疑难问题保留下来,暂不下判断。也指知识渊博而治学严谨。
本指讲经辩难时,辩胜者夺取他人的坐席。后指见解高明,议论超过当代名流,压倒众人。亦作“夺戴凭席”。